这是仅存的一本高中三年级下学期日记(1960.1--8)。自小学起我渐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可惜1960年秋离家去北京上大学后,那些用大大小小的本子装载的小学至高中二年级的生活内容,经家中许多次的清理已无影无踪,往昔生活的遗存——日记、修汉丹铁路时办的油印小报、作文本、第一次发表诗、文的小册子、毕业证及奖状等等都不知去向,同时逝去的是少年和青年初期的岁月。
回头看,其实只要如实记述亲历的生活,都让人有重温和再认识历史的味道。如今,一晃到了曾经被自己视为遥遥无期的耄耋之年,春节与在武汉当教师和退休的双胞弟仁江在电话上说起,只有惊异于我们竟都步入老年的无可遏制的笑声,一种难言的无奈,顿时蜂拥的无头的回忆,走过围城期的人生的沉思。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小学迎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写作文想象未来的我是怎样的人。那时,上街,连中学生都被看作距小学生很远的目标。后来上初中了,又同样如此看高中生,再后来仍然这般看大学生、看社会谋生的所有人,真不知三十、四十......以及老之将至是怎么一回事,仿佛会永远跳动在鲜活的青春里。在武汉33中高中毕业前夕,团支部根据我的建议,在武昌蛇山抱冰堂露天舞场搞了一次“二十年后在何方”的班级活动。二十年,当时以为是个天文数字,每个同学指着铺在地上的一张用粗线条画的祖国地图,猜测各自的未来,将在哪里工作、生活?每当一位同学用手指一个地方,就引出一阵笑声,最后相约二十年即1980年后到北京相会!这自然与二十年这个悠长的时间数字一样,一起让我们遗忘了或遗失了!
当1976年10月结束一场空前的民族噩梦后,书禁打开,读了《重放的鲜花》,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后来又看同名电影,我都止不住落泪,这才深深地为自己无可挽回的轻易度过了的青春年华而伤感。时间在前进,无情岁月将一个人带过他的一个又一个十年,直到一生的终点;毫不留情地将一代又一代人抛向深不可测的时间黑洞。于是,我也是六十岁、七十岁、靠近八旬的人了,退休后最容易做的事,大约便是“回忆”,重新倒回自己的历史隧道——一条被历史和现实决定了生存环境及构成环境的一切你所见的人和经历的生活,而统一于已去时空的人生轨迹或者生命的历程。这一切都充满偶然性,因为一个人根本不能选择“应该如何”的环境(包括家庭、出身)和一个个具体环境中面对的人,所有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你有怎样的生活圈子,决定了你人生阅历的特点和局限。然而,环境和某个人不可能命定地塑造你的个人形象,人无法选择已经存在的环境和人群,却可以选择自己应有的品格和尊严,你只能是你这个人。时间残酷地将任何人和事不断地甩向昨天,历史的大风大浪即使再剧烈无边,我以为都不能淹没一个人的精神形象,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我们一定能够从过去时中辨出自己被称之为人的印迹!《仁川日记》所记的1960-2020的60年间,应该看出一个人的足迹和他的品格和尊严。
从2006年有缘电脑后开了博客,主要想把已有的和将写的日记发上去,回忆使自己不断走过往事,拿高中说,尽管只有高三年级一年的内容,隔一段时间看看,也会激动,所有的同学电影似地映在眼前,我的脑海往往出现他们的身影,往事并不如烟,都真真切切地令人感到亲切、温暖,甚至激情万分。因为那个年代的高中生比现代青年单纯昂扬得多。
博客露头后,想不到我的同桌珍妮发现了,她写了观感:
2013.3.6 —感谢“仁川日记”把我们中断了53年的线索连接起来了,你的日记让那逝去了半个世纪之久的记忆又清晰、鲜活了起来。重温那些难忘的日子,心情很复杂:苦涩、无奈,但更多的则是兴奋。那时的我们简单、单纯,甚至贫穷,但较之现在双手不离“苹果”产品的中学生,我们拥有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快乐。
我立刻回复:那个年代完全与后来不同,一切都在亢奋的运动状态,大多数人自然地显得左一些,且习以为常,但当时很有效,虽然事后其实忘得一干二净。综合一生,到头来真说不清那时候到底受社会和现实怎样的影响,都有何意义? 回顾往事,几乎都忘记了,只有模模糊糊的印象,高中生正在18岁左右,像当时所有人一样都被不停的各种运动、活动驱使,人人满腔热情投入其中,今天想来也说不清到底有几多价值?只是感觉那个时代特有的活力与憧憬,青春期的中学生似乎处于其前沿。回顾过去,如你说:“别了,那逝去的岁月!让我们把最美好的回忆留存下来吧。”还记得60年冬天吗?那个修筑汉丹铁路的风雨夜吗?在泥泞中一身雨水,我们手挽手地从工地艰难地走回住地。相互关心和支持是多么纯洁啊!想起来过去的一切都变得美好,令人神往。往事许多需要重新认识,心底被时间沉淀的记忆要一一挖掘,美好的感觉对晚年的我们尤其值得怀念与珍藏。
我的双胞胎弟弟仁江2013.3.7留言:那个年代的中学生,大多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尽管那些憧憬如同画饼,也如地平线,可望不可及,但的确发自内心,与今天的中学生不可同日而语。人生短,岁月长。我们转瞬间都步入了晚年,可是那遥远的青春时代并没有烟消云散,不少记忆至今仍深藏心间。虽然我们的青春年代过于狂热,甚至荒唐,但走过了的足迹是不会磨灭的。那个年代其实是在为一个虚幻的理想奋斗,可是我们的青春却是充满了激情和向往。时间带走了一切,却带不走我们心底的记忆。看胡正丽珍藏的老照片,如读历史。青春无悔,青春长存。
我回复:青春无悔,青年初期的经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对人生的第一次,就是历史老人家也不会指责,而是宽容地露出微笑。何况,我们本来就义无返顾、忘情地投入,谁会以为那时付出没有收获?每一代人都面临自己的时代和现实问题,所有的往事必定沉淀那个时代的内涵,今天很容易看出那个年代——20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高中生具有的特点,他们高喊青春万岁走向未来!正如我写的《突击队长王元忠》最后的一句话:朝霞迎面照来,显得一身光彩。我们高中毕业恰是六十年代开始,作为40后,1966年刚刚大学毕业后分配的第二年,却曾被一伙红袖章滑稽地视为“十七年修正主义黑线”的代表和牺牲品,恰说明我是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40后,今天至少都在72岁以上,乃一波曾经起伏不定又归于平静的水,现在仅仅活着而已。我们的经历,虽有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其中最大的莫过于文革,但绝大多数人基本平平常常地度过了大风大浪的岁月。我们恰好避过五七年、反右倾,大跃进和困难时期正在高中和大学,不乏积极向上的冲动,多次以工作队员身份去“改造”农民,直到大学毕业的1965年8月似乎都站在社会正面为革命奋斗。从1966年7月起,全身心地投入运动,并没有受到特别挫折,尽管像我之类不多的年轻人在初期被工作团打成“现行反革命”,后来就因此平反而更加“革命化”,满腔热情参加社会派性斗争,自以为捍卫着无产阶级大业,执著地“高举”,自以为是无产阶级接班人。直到广大干部下放才意识到我们一代终归属于“改造”对象,从省城分配四面八方的老广,里面包括了40后全部。不论带着工资分配到工厂或者县乡,所有人意识到自己被改造才有出路。1970年后,全国基本安静下来,40后服从分配,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在新的下放单位工作、学习和结婚生子,过着似乎岁月静好的日子。只是他们基本都没有从事专业或即使有专业也无用武之地,就这样迎来那个“十年”的结束。
真正有了事业感,应该是八十年代起,然而都时在中年,全力拼搏不过十几年而已,真是心有不甘哪!回头看,40后总的是幸运的,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悲大难,同学们同我一样,不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基本平安无事,同学聚会或老友相见,也都互道安康,晚年静好。但40后应该说属于八九十年代各项事业的中坚,我们都奋斗过,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可以说,夕阳下的我们问心无愧。
我的日记可以证明这代人真诚、老实、本分、忠心。以日记为载体,应该是比较真实地记载了我们一代思考过、奋进过、消沉过、获得过、革命过,只要是按照生活本来面貌记载,日记是最好的最有说服力的时代、社会、人生的见证!到了大学,与一些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谈论高中时男女同学的交往以及朦胧的友情与恋情都认为这样的相处更有利身心健康。想起许多往事,感到青春时代异性来往都闪闪发光,人的愿望并不多,可为什么往往难以实现?今天,因为这往事若隐若现的日记,生出一些不无感伤的思绪,无法回头的人生,最大的无奈便是自己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也就是说,时代、社会、工作、单位、家庭等等外在环境及客观条件,都足以决定个人的选择。一代代人的进步,往往是在一次次冲破人生的无奈,于奋斗中获得新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