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这里主要说一种为了“面子”——叹不为之而为之的现象,众多的中国人几乎都为此而不能不为之!所谓人情债也。为了应酬、敷衍,勉强自己不得不“说无益话、做无益事”,图一个“面子”过得去,这虽不是痛苦却也苦恼,像顶着坛子跳加官,在人生舞台上吃力地表演。
至于另一种社会现象:本人多少有一官位或拥有某项权力,主观上希望保持廉洁,最后却违心地叹不为而“为之”。一位老同志解嘲地描述了这“表演”的一幕:有人答谢某某为其子联系安排工作,大摆酒席,也特地恭请他的光临,他觉得实无必要,不就因为他是“有人”的“处座”么?终于借故推辞。不吃嗟来之食,可心安理得也,老同志随之将此事抛到脑后。不料刮来一股风,一曰:此公属五十年代过时人物,不通事理;二曰:装扮廉洁,假正经;三曰:摆臭架子,自以为了不起,云云。一时间,无形的“帽子”压得他如同做了亏心事。后来,经过一番自我敲打,此公改弦更张,凡请必到,不掏伙食钱又换回一堆笑脸。后果显而易见,“帽子”被舆论摘掉,换上了“平易近人”、“与群众打成一片”、“好领导”等桂冠,既如此何乐而不为,大彻大悟后,他说:“想通了,想通了!”本来无须勉强应酬,结果因为谢绝别人盛情邀请的一饭,却留下遭人嘲笑挖苦的把柄,从而惹出一堆烦恼。于是,接受教训,每请必到,反而获得众人“好评”,这也该是中国特色吧!
总之,要想立足(除了我这类彻底退出社会活动的老家伙),人情、“面子”会让人活得很累!但现在此风越来越凶,几乎所有活在“江湖”中人都吞噬其间。2013年山西一游,不时可见各种名目筵席,酒店宾馆张灯结彩,以前只是剪彩仪式才搭起巨大塑料充气彩门,如今居然不过是某某满月宴、小女三岁生日喜庆之类的字样。许多地方,喜气洋洋的名目繁多,所谓谢师宴就是一个。一些年轻人每月须敷衍好几个不同花样的吃请,竟然收入不够填人情债。至于为了某种目的而大掏银子、不惜血本地请客则是另一种人情投入,又有更多的话说,而涉及此类事项的人自然活得更累。人情这东西,厉害得很,无处不在处处在,倘泛滥,本该无关人情宏旨的事便都要举起人情大旗,所谓送人情、吃人情、人情关、人情礼、人情招工、人情招生甚而人情入党、人情提干构成一座座人情的迷宫,社会俨然一个包罗万象的人情王国。
自然,不为而不为之的人是有的,问题在于叹不为而为之的诸君有仿效的志气否?报载某地物资局长,坚决抵住“不可为”之事,三亲六故请求调进物资局,皆不可!局长以固定工资维持全家生计,平日多有两袖清风之举,他认为不可为断不可为之,并无半点炫耀。岂料讥讽者四射冷箭,称其“故作姿态捞荣誉”、“土里包金不露富”等等。不明真相者、按世俗定式思维者都随声附和,背地里无不对这位局长大加指责。到这时,局长纵然一身是嘴亦无说清之日。妙的是,一偷儿也上了“定式思维”的当,该“梁上君子”将局长府“翻个底朝天”,战果惊人,“到手八十大角”,这才离奇地证实局长大人的廉洁,听来荒唐,然发人深思。
我真希望我们中国人能够活得轻轻松松,“不想为”就大大方方地来一个“不为”!许多时候,置“面子”于不顾,不为别人的眼睛和嘴巴而活。活得单纯点,活得简单一点。如果我们始终陷入“人情和面子”的漩涡不能自拔,后代子孙还能活得轻松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