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部外国电影风靡全国,《泰坦尼克号》让无数人念念不忘,观片者满员,整整三小时。尾声出现的主题音乐《我心永恒》,催人泪下。1912.4.15泰坦尼克号沉没,影片中生死绝唱,既是人性中最见脆弱又是最易闪光之处。人的本性及生活历程中受挫折及突变时的复杂表现,中外古今有着共同性,这是人类世代沉积和发展的文明和文化所决定,也是人之为人的特质。历史最后是表现人类与社会中最本质的东西,真正的艺术家将过去美好乃至不幸的人生变作永恒的体现。
世纪初,欧洲的巨轮和乘客的状态,与当时的中国对比反差甚大,但危情时刻的抉择,我以为绝不会因制度差异而分人性的优劣。电影中,人须自由追求爱并经受生与死的考验,以自由追求的高潮为冰山突变前的支点,如历史上天灾人祸突变到来时,转为捍卫、维护自由的开始,人的自由意志变得极为坚定、坚决、强大无比,这是最震撼人心之处。上海法苑一文的结尾:“岁月无情,在销蚀生命的同时,也无情地揭示着生命中某些最本质的东西。时间又是最公正无私的镜子,一切虚伪丑恶都将暴露无遗。而一切善良美好的又都将光彩倍增。”
所有人,不论你有什么身份、地位,在生死诀别眼睁睁到来的绝望时刻,《泰坦尼克号》不去着力表现二千多人沉没的命运,而将重点放在一对恋人面对死亡的爱情上,只写让人怀念和因之净化心灵的东西。人最关心的恰恰是人自己,这对恋人以爱情战胜死亡,他们最后欢乐依旧,在船尾唱出人生的绝唱!然而,同样的情结,我们的媒体却能看到不一般的意义——《南方周末》6.19一版《“样板戏”情结》,某单位看电影,座谈《泰坦尼克号》,局长启发说要有危机意识,“船大难掉头”,要干部们好好工作。说上头看这部电影,考虑的是中国存在的危机,要大家时时刻刻想想灾难的后果。可见,在我们这里爱情人生往往是可以与政治挂钩的。
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泰坦尼克号至今沉没海底,人们还在想象当时人的各种表现,猜测着许许多多激动人心和震撼的场面,这部电影既是突如其来的生命的悲歌又是爱与人性的欢歌!同时,亦催人深思,新世纪所有人如何在生命(或者可以延伸到国家、民族)面临危急时作出正确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