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地处县城西北部,位于捉马沟北山,距城十多公里,是一处让人梦牵魂绕的地方。
去老君山,早年是从县城步行至捉马沟,经山环水绕,再登老君山。现在是坐公交车至捉马沟,再步行老君山脚下登山。抑或坐汽车、摩托车到山下,最后登山至老君庙。
晴朗天气,捉马沟口即能看到老君山的大体形状,半沟看山像座香炉,山下看山像把座椅。登山的路是在树林丛中,坡度较陡,要注意安全。东边是石崖,紧靠岩石,一步一台阶,较惊险。再上几步就到老君庙了。
庙宇坐北向南,呈U形布局。正殿3间,主祀太上老君,东厢两间伙房、储存室,西厢两间道人及香客住宿。
老君,道家始祖,尊称“太上老君”。相传远古时,老君的母亲德性刚强贤淑,立志修真,终生不嫁。一年严冬,她见院中李子树上结了一颗李子,红光耀眼,异香扑鼻,便伸手将其摘下,放入口中。数月后,感觉有了身孕,这一怀竟是 70 年之久。直到 90 岁时才感觉腹疼不止。遂于这年浮沉的二月十五日,在李子树下产下一子。此子一出生便是满头白发,长髯飘胸,手拿拂沉,一副仙风道骨的形象。因是吞食李子怀胎,所以她为儿子取姓李,人们称其为李老君。他常骑青牛,云游四方,修成正果。用八卦炉炼丹,救人无数。
老君庙规模不大,却常有善男信女来此敬香许愿,护佑黎民平安。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是老君的生日,国际上称道教节。前来敬香的人山人海,川流不息,鈡磬声连绵不断。鞭炮声热火朝天。
我是1991年退休,先在城区周围登山游览,赏景炼体。记不清是1995,还是1996年,听说捉马沟有个老君山,老君爷很是灵验,风景也很好,便约好友前来登山。由县城步行至捉马沟口,从街后生产队开始行进,不远即是捉马沟水库,可能因水源不足,干涸无水。由此向上两面高山,以河为中心,拐来拐去,时而向东,时而向西。上面几个弯套,1973年9月至1974年春,在捉马沟大队整组先遣队工作时,那里是沟垴生产队。住有七八户人家,在沟边、半坡上种地。二十多年过去,房子墙倒屋塌,耕种已退耕还林。
向上不远,到了老君山脚下,稍事休息即开始登山。由于退休不久,身体健壮,精力充沛,不一会就登上山了。在庙里敬香叩拜之后,即去山顶及东山游览观赏。山顶海拔挺高,向南能看到很远很多地方,向北满眼是崇山峻岭。东山栎树林里,生长着许多秦岭蕙兰,有的已生花苞,即将开放;西坡上的成片杜鹃,正开着紫色的花,十分耀眼。周围森林密布,鸟语花香,五光十色,目不暇接。自首次登山,我每年春天都约几位朋友,去老君山登高赏景,怡情养性。我这一去就连续去了9年,十次登上老君山。
老君庙的经费,是由乡民捐粮,香客捐款资助。除维系香火,还为香客施舍茶饭,留宿老人。路程近来得早的,焼香游览毕就返回了。路程远来得迟的,多在庙上吃饭。一次我同几个朋友又去庙上。管庙的人一见我就说,朱书记来的稀客。我说我是退休干部,不是书记。他说我认得你,你就是朱书记,中午一定在这吃饭。把我说得很不好意思,我想吃就吃,吃毕捐些香钱不就对了。中午摆了一桌子,有自己种的菜,有豆芽、豆腐、香菇,余下是油炸菜。主食油条,稀饭米汤,吃的特别香。吃毕我捐了100元香钱,就下山了、在我们每次上山途中,不是看到这,就是遇到那。沟边常有金银花、迎春花,山上有连翘花、山桃花、山杏花,还有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的花。路边生长着红艳艳的麦泡,甜中带酸,是山中美味。有时发现路边生有小蒜,顺手扯一把炒辣子下饭,特别香。有时看见路旁的野韭菜,用其包饺子,比家韭菜更香。尤其路边窜出一条蛇,跳出一只兔,飞出一只野鸡,都让人心惊肉跳,好在有惊无险。
在这9次登山之中,同好友蒋隆彦、杨兆林就连来了3次。在从东边顺崖上山时,头一次我走前面,二次杨兆林走前面,三次老蒋走前面。说明老蒋体质最好,兆林次之,我是最差。按寿相老蒋大我一岁,实际只大4个月。他退休后,同老伴每天都去水库锻炼,早上一次,后上一次,雷打不动。后来改为每天去火车站往返两次。1998年3月4日,我带了个傻瓜照相机,在庙门口拍照,我同老蒋拍一张,与兆林拍一张。不成想,2015年他两相继走了,拍的图片成了我永久的纪念。
蒋隆彦,河南西峡人。1951年辞别父母,背井离乡,毅然来到陕西商南县投身于革命事业,奉献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而在“反右”运动中,却无端地成为“右派”。1958年初下放农村强制劳动改造;其妻被辞去民办教师,回河南老家务农;一个刚出生的女儿因生活所迫,忍痛送给他人。直到21年后的1979年才得以平冤昭雪,复职后任县检察院检察长。因患血癌,于2015年4月2日与世长辞。杨兆林,渭南华县人,建国初参加革命。1959年受省委派遣,来到商南支援贫困山区。他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精明强干,无私无畏。却因“关中冷娃”性格,方法简单,性情急躁,在县城工作不久,被下放到公社与厂矿工作,直到17年后才回到县城。因患脑梗,发高烧,于2015年9月10日离开人世。
第9年春,登临九次老君山之后。心想,现在已是古稀之人了,走平路还可以,登山可能很吃力了,意思不再去了。谁料想,这年秋季一天早上,电业局退休干部、我的好友王文周两口来到我家,说是邀我一起去老君山还愿。我说怎么回事,他说,我们养了四个儿子,两个闺女,女儿都有了外甥,可儿子老大、老二、老三都养的女子。老小才结婚并已有身孕,只有这个机会了。担心再生女子,我们王家就斷香火了。即向老君山的老君爷许愿:若添了孙子,老两口亲自来向老君爷捐钱还愿。我欣然同意。临走时我给老伴交代,他们是我好友,不轻易来,中午给招待一下。我们来到老君庙,老两口敬香、叩拜、捐香钱,放鞭炮。回到我家,老伴已煮好腊肉,肥的一盘,瘦的一盘,端到桌上请他们吃。老伴再去做饭,老王一把拉住说,肉就是最好的饭,不用再做了。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登老君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