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市稷山县马村宋金砖雕墓,在距稷山城西四五华里处的丘陵地带,比马村高三四十米。
上世纪七十年代,稷山马村村民,发现本村有块特别奇异的地方,就是“落雪即化”。村民觉得蹊跷,便在落雪即化的地方往下挖,挖到六七米深时,发现有个砖制墓穴,后报告给县文物局,经开挖鉴定,此墓为"宋金砖雕墓"。
于是,文物考古工作者便在马村实地勘探,现已探明宋金墓14座,南北向,是公元1101一一1189年前后的家族墓地,结构基本相同,唯大小繁简有所差异。到1979年秋共发掘了9座,其中有一座在省博物馆展出。 现有5座对外开放。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将《马村砖雕墓》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供游人观赏,墓冢群开挖了地下隧道,从百十级的台阶拾级而下,可见南北主通道,东西侧道,连结各个墓群。道长约八十米,宽约一米七,高约两米,内有电灯照明。根据风水学,墓门朝南开,门脑呈圆弧形,皆为砖雕花卉、人物。墓室门楼作重台勾栏。有的雕出妇人半掩门,表示庭院深,人丁兴旺。门两侧有门神和狮子。推开一合板门,进入象征主人生前高大豪华的四合院,单层或双层须弥座,束腰部分雕有飞马、狮子、奔鹿等瑞兽。须弥座上单檐或重檐,砖做斗栱,四周有回廊勾栏。4号墓廊前有一套24孝立体雕塑。北壁有多雕板门,屏风隔扇,外套仿木构门楼。左右两间一般置破子棂窗,中间为主人夫妇开芳寰。两侧置破子棂窗,和孝子故事图。我国使用棺椁已有近三千年历史,但墓主人的房间靠左首是长一点八米许,宽一点五米许,高三十公分许的棺床,和阳间一样,同眠一张砖做的砖炕。墓葬不使用棺材在我国丧葬史上极为少见。
墓窑北边是上房,八仙桌夫妻对饮而坐。桌上放有酒壶,壶口朝男主人,壶把在女主人一方,象征古时男主外,女主内,女为丈夫斟酒,夫妻两边有二Y环侍奉,对酒当歌,对礼节颇有讲究。南壁为戏楼,在乐队的伴奏下,有四五个杂剧演员正在表演。正如出土地碣所述,食养身,戏养神,孝养家。在养生之道方面,我们的古人在宋金时代就有了。宋金时代的演戏,比元朝戏曲大师关汉卿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二百余年。
墓窑东西为廂房,北为上房,南为门房,是晋南典型的四合院,门楼是砖做斗栱,走廊护栏雕刻有孔雀、牛郎织女、莲花、牡丹、石榴、狮子点缀其中,刀斧神工,真是攝人魂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颇为壮观,是砖雕艺术的瑰宝。
墓主人段辑预为中医一世家。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主人行医数年,愿人世长命百岁,将上祖食补药方刻砖四块,择方子于后人,益寿方圆数百里。食补胜于药补,将食补汤方传世。方曰:鹿茸三钱、米鍋巴、人参三钱、炒芝麻、红枣、构杞各一两、当归适量,用甜水温火熬之。
从地碣可以看到墓主人的段氏铭:和家、睦邻、容人。
马村砖雕墓,十四座墓葬,一座座四合院,风彩依旧,各有千秋。
地面已不多见的宋金砖雕墓群,绚烂多彩,应有尽有,让人耳目一新。
古时的民风民情,精神信仰,活灵活现,弥足珍贵。
孝子故事,传奇神奇,震撼人心,动情动容。
………
就是说,稷山马村砖雕墓,不仅详解了宋金时代的丧葬文化,而且反映了宋金时代砖雕艺术之高超,也反映了宋金时代人们精神文明发展史,为研究宋金文化给我们提供了详实的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