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电影《女大学生之死》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人类还需要一个“均能遂生乐业,发扬人生价值的心态秩序”的问题。这提法新鲜且深刻。从社会学角度看,个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应该积极而有所作为,人际关系应该和谐、互助,人们追求生命质量,建立与社会进步相应的价值观,因此,人的心态或精神状态应该健康、有序。而冷漠、隔离,无论是以有形或无形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表现,都不利于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无数次地呼唤“让世界充满爱”、“人人献一份爱心”或赞美“爱的奉献”的时候,除了被社会转型时涌现的好人好事及人际间爱的情愫等等感动和激励;也还感觉到生活中存在大量不协调、不尽如人意的东西,如人与人之间缺少热情和相互关心,冷漠仿佛编织着一张无形的网,使人感到一种寒冷和寂寞。这冷漠,正是使人生价值丧失其意义、生命显得不那麽神圣,从而潜在地、消极地影响人们投身改革的情绪和心理。
鉴于此,立体地凸显冷漠这种情绪和心理,亦被纳入艺术的视野。不过,这往往需要一个触及和碰撞灵感的契机。在上海,一个女大学生住院因人为的医疗事故无端丧命,青春之火转瞬被强行熄灭,事情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艺术家很快便敏锐地捕捉到其中蕴含的社会意义,加以艺术化的再创造,将它搬上银幕,这便是颇引人注目的上影厂的新片《女大学生之死》。影片表达的情绪和揭示的社会心理,正是针对社会的一种病态——冷漠有感而发的。影片中向往在红十字圣洁的旗帜下、从医学院毕业后当一名白衣天使的女大学生梅子,以8%的轻度烫伤寻求治疗时,被无情地置于死地。一幕活活致死病人的惨剧发生后,梅子的同学们在对事件真相追根究底的艰难行程中,一次次因不同的人待事的冷漠受到震颤,大有冷雨凉风拂面秋之感,他们由此产生的疑惑和渐次深沉的思索,既是这部影片采用的叙事语言;又是观众随之深思的一个视角。从这里,人们很容易联系生活中发生的被人冷漠的事情或自己视为“合理”的对人对事的冷漠态度,通过梅子之死产生深层的反思。
我们面对的环境,过去长期涂上一种颜色,社会仿佛是不变的、单一的形象,例如只是火红的世界,一切人均按一个价值观判断和对待是非。自从半封闭的社会向开放的社会转变以来,人们才越来越惊异,社会的真实面貌原来充满各种欲望,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的利益驱动,社会成员为着谋求适应自身条件的资源获得方式,使生活因之呈现复杂的变幻莫测的色彩。有与改革大潮同步的积极向上、理性的心态,有灰色、冷色及其它模糊色的社会心理,其中就有消极的、涣散的以及阻碍人际关系正常发展的冷漠心态。冷漠是人们惧怕却又无奈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状态。
影片中对待梅子不幸的死,冷淡处之的人各有其利益抉择后的说法,有的亦振振有词。他们之所以置别人生死于度外,里面并无谁特意煽动,谁专营指使,这是看不见、摸不着但绝对能感觉到的一种精神表现,犹如一张网,人在其中不免感到窒息、压抑。梅子死于当事人几名大夫的失职,就责任心、职业道德方面而言,是社会中存在的不少人丧失进取心、事业心,及与转型期不相适应而导致心态失衡的结果;从人与人的关系说,则尖锐地反映出利与义的冲突,说明社会文明必须同时体现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
冲破冷漠的网,不是一声道德呼吁和召唤社会良心的口号,“冲破”,本身意味着精神的、心灵的解放和新生。电影从道义和程序解读了冷漠造成的后果;而发扬和振奋新的精神,正未有穷期。眼前,则更多地需要冷静的思考,用冷峻剖析冷漠。
【附言】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一篇影评,也是自己对冷漠现象的思考。如今,全社会仍然一次次呼唤爱的回归和爱的发扬,冷漠是人与人之间导致最可怕的最残酷的疏远关系。要建立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消除人与人之间不和谐表现之一的冷漠非常重要,而这需要所有人付出切实真诚的努力。2015年盖诺普公司对全世界140个国家有个调查,所问皆小问题:上个月你有没有给慈善组织捐过款?你有没有参加志愿服务?你有没有帮助一个陌生人?结果中国垫底即第140名,为什么?因为冷漠,一个人倒在地上,你都不敢去救。为什么某些人某些部门会变得如此不堪?这又与另一个道德污秽化相关,就是好人、善良的人难做,一位老妇倒地,路过的年轻人扶起并送医院,还垫付了医疗费,不料这个被车撞倒的老妇一口咬定系此青年所为,不然为什么送她上医院,而赶来的家人也一把抓住青年不放,不但不感谢更不还垫付的钱,还要青年负责到底,后来从监控看到真相,青年才被解围,且被认定是见义勇为的义举!这类现象并非个例,老妇一家的行为令人深思,正因为有类似的许多热心善心好心被不良者所玷污,也导致了现实中不敢救不愿救不能救的客观原因。中国人出现的这种令人痛心的冷漠现象,不可小视,社会进步与人性互暖密切相关,由是我们更需要大力表彰见义勇为的行为和个人,要在全社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关心、相互温暖的正能量,谴责一切冷漠和污染精神环境的行为和言论,再不要让我们因为冷漠而伤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