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首页 | 资讯 | 聚焦 | 社会 | 法治 | 透视 | 反腐 | 咨询 | 公益 | 旅游 | 维权 | 案例 | 关注 | 说法 | 财经 | 万象 | 信息
民生 | 环保 | 安全 | 教育 | 医疗 | 保健 | 房产 | 科技 | 人物 | 网评 | 来信 | 视点 | 论坛 | 书画 | 文化 | 文史 | 访谈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5周年
网站公告:   今日天气: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史 > 内容  

高山戏《开锁记》赴京演出的前前后后

发布日期:2021-12-17  查看次数:5010 来源:兰州  作者:陈仁川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全国戏剧调演,当时文艺就是政治的一大体现,各级领导对文艺创作和演出不敢怠慢,几乎都是全力以赴。样板戏如同领头羊,最红火的时候在文革前期,到我下放武都的1972年以后,舞台渐渐被群众和专业创作演出的各种调演占据。那时候,我在地区创作组,虽然自己上中戏戏剧文学系,但并没有具体搞过创作,且学院明确说毕业后是从事教学和戏剧理论研究。到了社会,却一致认为我就是专业作者,只好硬着头皮充当这样的角色,并且真地写了几个小剧本,其中写商业题材的《新支书来了》发表在省群艺刊物上。当时,文工团真正的专业作者是杨智,为了准备去北京,他将已演出两年的小戏《开锁记》反复修改,地委决定该剧参加调演。

    1975.2.26,十万火急,通知去兰州,这次按团长的安排,我“必须”与杨智同行,是自己没有想到的。《开锁记》去之前,杨智又改了一遍,但包括他在内都觉得新本子“不成形”,我们一路议论感到信心不足。27号晚,下车即赶到干部招待所,匆忙吃饭,马上就有以工人为主的剧目组全体等着听剧本。十一点多,省上负责评论和创作的胡复旦、赵毅来,肯定了修改方向,取掉“走资派”,推翻重来。28号,剧目组要求重写“开锁记”,只有24小时。下午,我和杨重列“提纲”挽救剧本,这次则是按我的方案修改。2.28,通宵达旦写到31号清晨,一夜没有合眼,竟没有一丝疲倦。写时,两人各取相等的稿纸,我前半场、他后半场,如果写完刚好合拢成一个剧本,意味成功!于是,我们各自埋头一路写下去,奇的是,到早晨6点,一起说“写完了”,谁也没有多用稿纸,两份一拼,情节、语言、手法如出一辙,俨然一个完整的东西,凭这一点就是奇迹。老杨大笑:“没问题!过关!”剧目组的人早就等在房里,拿到剧本马上读,对武都二人一晚上重写一个新剧本,原来的“走资派”彻底变成了“富裕中农”,大为惊讶,立刻当“新闻”传开。我们匆匆拨拉几口饭即回来听意见,如之前所料,新本子当即肯定,认为“角度新”、“有戏”。是晚9点,省委宣传部吴天任部长谈意见:1、物质刺激改为分光吃光;2、幕后应有一个新生资产阶级分子;3、加强理论色彩。他要求武都以最快速度排出,剧团必须保证一切为《开锁记》让路,当政治任务!作者连夜回去,一星期把戏立在台上。同时,会上通知了武都,让那边战前动员,为上北京调演行动起来。

 当晚乘火车去天水,在车上,我们反复讨论如何按省上意见修改,到天水旅社住下,买了两根蜡烛,因为12点熄灯。趁着烛光再一次看本子,决定回家后马上动手修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搞“创作”,一连四五天没有睡过整觉,甚至有两天基本不睡!才知道剧本是可以如此突击的。4号回家,全团仿佛在“打仗”,一派备战的热气腾腾,专门成立后勤组,保证大家吃好。人人表决心,决定连轴转。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团领导班子一起上,搞流水作业——我和杨修改一页由等候一边的学员跑着送到导演手里,立即复写若干份,发演员、曲作者,演员马上背台词,杨鸣健、张治平等谱曲后,交乐队练习。与此同时,美工制景和设计服装。剧团第一次出现这样团结紧张有效的景象,张喜生、焦志中等人见我,说了不少“感谢”话。

 5号算起到10号仅6天,一出大戏就立在台上,请地委领导过目。11号上省,一到兰州马上装台、走台,去北京的人都要有具体工作,作者也须如此,我打字幕、杨智拉大幕。所有人日夜苦干,无一生病,连叫唤一声的也没有,个个精神十足。3.14,在兰州东风剧院,省委头头审查演出。3.16号,传达省委领导意见:看了演出很高兴,地区创作潜力很大。三个小戏(平凉独幕话剧《毕业新歌》、省陇剧团《风雪马蹄声》、武都高山戏《开锁记》)选题好。《开锁记》主题严肃,有些提法如理论小组的作用,要体现党的领导,给文月秀安排职务,可以是支部委员兼组长。时代感要适当,如刚刚提暴发户、新生资产阶级分子,剧中马上就用是否合适?点出问题实质就行了。3.17,文化局孟局长、胡复旦、胡培听我们汇报修改方案,又一次通宵达旦,连夜至18日写第五稿。19号汇报第五稿,认为“戏更顺了,也更合理了“,至于“锁”是什么?如何“开”?“开锁”的内涵、意义,作者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同时,《开锁记》作者亦署上我的名字。

 1975.4.1 终于动身,一个小地方的剧团,几乎全体人员上北京,在武都是破天荒的事,影响极大,每个人都有种自豪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开锁记》还有一个打开局面的意图,用武都特有的“高山戏”剧种,这是第一次在首都亮相!1975.4.3-4.12,难得的赴京演出,令所有人兴奋不已,许多人说真是做梦都想不到,我也是第一次参加全国性会演,一切感到新鲜。一到北京站,大会已有专人专车迎接,演出队(武都、平凉、省上三方组成)精神抖擞,下车整队,步伐整齐。先住车公庄北京市委招待所,完全宾馆设施,大家都是第一次享受如此规格,像乡里人进城,睡下恍如梦中。三餐更好得无法形容,仅仅几天就有人喊:“不得了,我咋就胖了呢?”有人笑指:“你们看,老陈的勾子(屁股)都圆了哩!”武都剧团平日大灶几无油水,一日三餐不变样,街上食堂也总是没有荤腥的一种面。如果下乡,更得吃苦。此刻顿顿美食,天天不重样,有人比喻:哑巴亲嘴——好得没法说!后来我们被安排到西苑宾馆,又比市委招待所高出一筹,大家说:“过这神仙日子,一辈子都值了!”

  7号彩排,8--10号在二七剧场演出三天,《人民日报》登了这一轮演出剧目的消息和演出广告,都将“高山戏”写成“高山剧”,于是,武都以及甘肃立刻统一叫“高山剧”,认为“这是中央给这个剧种命的名!”因为台湾有高山族,北京观众以为这是与台湾有关的剧种,引起记者好奇,特别对“高山剧”作采访。高山戏的拖腔发出“呀呵嘿”的长串声音,很好听,武都高山一带的农民干脆称这个戏为“呀呵嘿”。当初,决定剧种时,曾想用“眉户”,后来才想到不如用当地剧种,事实证明这个改变效果非常好,同时也使武都乡土的高山戏第一次登上首都舞台。

     7号大会安排本轮调演的几个省剧作者、表导演代表参加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汇报会,甘肃由我发言。我们先后观摩吉林京剧《五把钥匙》、广东《人民勤务员》、《女儿上大学》、湖北《高原风雪》、云南白剧《苍山红梅》、河南《战太行》、《柜台内外》、湖北《追报表》等。

 返程上车后,发现人人吃得红光满面!回兰州和武都,都多次演出,一时《开锁记》走红!

【附言】《开锁记》进京及高山戏词条

    1975年,甘肃省武都地区文工团的高山戏《开锁记》在北京参加了全国戏剧调演,当时的《人民日报》、新华社提前报道该轮演出剧目,不知为什么都将高山戏改为高山剧,于是,甘肃的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就说这是中央定的名,因此,在说明书上和开座谈会时就统一叫高山剧。

    我是《开锁记》两作者之一,随团到了北京,遇到不少人问我:你们是台湾来的剧种吗?正因为有了这种好奇心,一些观众散场往出走时,不无遗憾地说:原来才是甘肃的小戏 

    1982年,中国戏剧出版社的《中国戏曲剧种手册》,有我写的高山剧词条。其中这样写“1957年正式定名为高山剧,显然是该书将“1975”误成“1957”。但事实上,我认为还是应该叫高山戏,更加符合中国戏曲的传统称谓。

下面是我写的《高山剧》词条——

    高山剧是甘肃武都的隆兴、鱼龙等山区流行的地方小戏,至今约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这个小戏是在群众性社火活动中,由民歌俚曲逐渐发展为戏剧表演。由于艺人按流行的民歌故事编演,群众俗称演故事;又由于人物登场都要先唱一声哟嗬嗨,有人还称它唱秧歌,因为男角的跳步、摇头,女角的扭腰、摆肩及舞蹈化的走步都类似秧歌动作。1952年,翻身农民用哟嗬嗨宣传土改后的农村新生活,扩大了这一剧种的影响。大约由于它盛行在高山地区,人们就叫它高山戏1975年正式定名为高山剧。

     高山剧过去只能在每年正月,作为当地社火的主要节目演出。演出时,先由包括艺人在内的社火队,以秧歌行列绕大场唱《四季调》、《十二月》等应景歌子;然后是二旦一丑唱开场,很像元杂剧的楔子,唱罢才开始正戏。角色分生、旦、净、丑,而旦角多由男演员装扮。戏班没有文字脚本,演出前由有经验的老艺人担任戏母子(即编导),讲剧情和大致要做的动作,然后由演员灵活编词,即兴表演。经过多年实践,不少剧目得以定型。如从《水浒传》、《三国演义》取材的连台戏;再如现实题材的《咸阳讨帐》、《白玉霜》等戏均已成为口传心授的保留剧目。 

     高山剧流行曲调已搜集有二百四十多首,可以归纳为曲曲类花花类灯曲类哭腔类。演出时,艺人根据需要插进唱词固定的腔调,如悲痛时唱哭腔;上路时唱路曲;过河时唱船曲。其歌词同道白并不一致。1958年以后,地、县专业、业余剧团将高山戏搬上舞台,才使曲词白口的内容统一起来,成为有民歌风格的曲牌体系的戏曲。唱腔丰富多变,或激昂、或委婉、或浑厚。兼有一般民歌柔和抒情和陇南山歌高亢明朗的特色。帮腔尤其富有表现力,观众往往随声哼唱哟嗬嗨的衬字。乐器有大筒子(四弦胡琴)、碟子、碰铃、土琵琶、大鼓等,演奏时气氛活跃、情绪热烈。 
     
在旧社会,高山戏长期得不到发展,演出越来越少;解放后,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随着农村业余文艺活动的开展和专业剧团对这一剧种的挖掘整理、推陈出新,高山戏获得新生。在省、地、县历次戏剧会演中,出现了一批高山戏新剧目。如《两朵红花》、《接过王杰的枪》等,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武都地区剧团编演的反映现实生活的高山剧如《挡车》、《开锁记》、《一把麦穗》、《绣新春》、《请婆婆》等,都已出版;传统剧目《老少换》经过重新整理发表。现在,高山剧已经成为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之一。 1982.12

 
  热门·推荐    
今天,谨以此文,沉痛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8周年!
今天,谨以此文,沉痛缅怀
2024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48周年的日子今天让我们再一次...
· 今天,谨以此文,沉痛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逝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现身云南昭通
· 中国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四年近40
· 倒查30年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案件10
· 安徽一起杀人案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 七旬老娘上访二十五年为冤死儿子讨公道
  点击·排行    
辽宁省民政厅原党组书记、厅长方守义被开除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歌行体】老太骑行走天下(外一首)
人民有权监督
最高法明确国家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相关问
倒查30年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案件10
安徽一起杀人案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七旬老娘上访二十五年为冤死儿子讨公道
中国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四年近40
陕西西安市卢氏商会成立
  热门·图文    
 
倒查30年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
陕西西安市卢氏商会成立
医师法3月1日施行!我国医师队
游抱犊寨
 
  投票·调查    
你是从哪里知道本网站的?
  • 网友介绍的
  • 百度搜索的
  • Google搜索的
  • 其它搜索过来的
  • 网址输错了进来的
  • 太忙了不记得了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人员查询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中西部法制网 www.zxbfzttv.com 电子信箱:zxbfzw@126.com主管; 中国大江传媒集团 版權所有:中西部法制 不得複製或轉載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rior permittion 京ICP备17018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