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最冷的天气在“腊月”,最忙最美最乐道最亲昵的日子也在腊月。“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这天,人人多要喝“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桃仁、杏仁、花生、柿饼等做成的,把各种米面和果实共煮一锅,寓意合聚万物、调和千灵。“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月就杀猪。”人们的吆喝声、杀猪的尖叫声,杀猪后的叫卖声,荡漾在天空中,犹如一支动人心弦的“交响曲”,美不胜收。杀了猪的,买到肉的,自然“会餐”一顿,吃得香味四溢,满嘴流油,说不尽的“美”味。煮油后,爸爸会抬回来几大筐麻花。等了一天的孩子们一下子围拢上来,一人一根,顾不上细细品味就“吞”了下去,那感觉,简直就是人间最美最美的美味。腊月也是最忙的。一过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人们就忙得不可开交。比如,二十三送“灶爷”,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二十七宰鸡赶大集,二十八蒸馍炸麻花,二十九准备酒席贴春联,大年三十熬一宿,忙得没有放屁空儿。腊月也是小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娃娃娃娃你别闹,进了腊月就放炮。”放炮、放花就是孩子们最乐道的游戏。花炮哪里来?当然是集市。于是,集市就成了孩子们的中心。小时候放寒假后,我最乐道的事情就是跟着爸爸赶集市。爸爸需要买的东西很多,但我来说,最感兴趣的就是买鞭炮和买花花笑。买回来后,我就抽出一小鞭,分成一个一个的,拿到大巷里显摆。由于我胆小,就点着引线,连忙向空中一扔,“叭——”的一声,就乐开了花。花花笑放完后,爸爸不肯再买。我就按照大孩子的建议,拿个小碟,在墙下刮白硝,然后把木炭拧成细粉,再用老人家用过的书页一卷,放起来比买来的花花笑还美呢!直到大年初一零时,村子里大炮的响声“登——叭,登——叭”腾空而起,鞭炮声噼里啪啦的一鞭接一鞭,此起彼伏,声声震耳,整个村里都弥漫在喜气中。腊月也是最喜庆的。农村有个讲究,就是娶媳妇盖厦(房子),必须择个好日子。但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诸神都上了天,于是,“乱俗”了,于是,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盖房都不用再择日子。因此,直到“除夕”那一天,村里结婚的人就特别多;娶媳妇的,嫁闺女的,到处都是;唢呐声,鞭炮声,声声催春;门口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窗户上的红色剪纸比比皆是,大门两边的大红春联一家接一家、迎亲车队的披红挂彩到处可见,给腊月的农村演绎出一道亮丽的风景。腊月是最团圆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腊月是亲情的大爆发,大拉练。在外当官的,打工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不管赚钱多少,人人归心似箭,欲乘火车的,欲坐飞机的,走水路的,自驾车的,统统回家过年,把“亲情”和“孝老”演绎到极致,一种气氛,一种年味,一种团圆,就是对过年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