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度过82个春节,经历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年味。
小时候,是战争年代取得胜利的年味。1947年12月28日,运城解放,运城回到人民手中。不久,就准备过年了。那一年,全是喜庆的节目。如敲锣鼓,踩高跷,扭秧歌,玩狮子,上天桥,真是无处不飞歌。我是小张坞村学校秧歌队的,按照指挥长的鼓点,扭动秧歌步伐,舞动红色彩带,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以无比欢乐的激情,庆祝运城解放。那股狂劲,就是1948年春节的年味。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村的文艺活动十分活跃。锣鼓,社社(队队)都有。以中老年人居多,有些大爷大伯们虽然腿脚不麻利,但敲起锣鼓来,精神焕发,斗志昂扬,直敲得震耳欲聋;鼓手大伯,手执两条鼓槌,不停地在鼓面上上下翻飞,速度之快,犹如闪电;拍钹高手,一会儿把钹举过头顶,一会儿舞于脚下。随着铜钹的不断变化,系在钹上的红绿彩绸也在不停地上下翻舞,直把他们敲的汗流浃背,却意气风发;庄巷有个高跷队。高跷,就是两根木棍,上扁下圆,中间各安一个脚踏板,让人踩在脚踏板上,再把小腿和高跷绑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体,然后就站在高跷上练习走路,练习跌八杈,练习在桌子上打滚……跌倒了,爬起来再练;受伤了,轻伤不下火线。练成后,再穿上戏装,如三打白骨精,三娘教子,白蛇传,天仙配,水浒传,等等,浓妆艳抹,且歌且舞,身份不同,造型各异,让人看了,乐不可支;村里还有一个业余剧团,领头人叫王茂善,个子不高,能量却很大,每年都要从正月初一演到正月十六。整个正月,村里就贯穿着两个字:热闹。热闹,就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年味。
三年困难时期,因为天灾人祸(苏联逼着还债),粮食减产,副食奇缺,包括毛主席在内,一律得勒紧裤带过日子。那几年,一条鱼、一顿饺子都成了珍稀年货和食品。而且购粮、买油、买副食都凭本本,凭票证,就连染布的颜料也要托熟人、走后门。干部供应,每月才28斤粮、几两油,直到买馒头不要粮票了、买油不要油票了,才知道“灾荒”远去了。那三年,确实没有什么年味!
不过,我村倒有,就是王茂善领导的业余剧团,忍着“吃不饱的肚子”,给全村人演了几场戏。最能看中的有四个剧目,就是杨老六的《火焰驹》,人还没有出场就撒出一把火焰,一阵马叫声后,一个头戴黑疙瘩帽,手扬马鞭的彪型大汉飞奔出场……;马乱心,身材魁梧,唱腔洪亮,情感充沛,演包公戏非他莫属。加之剧情引人,偌大的一个戏台下,宁静得鸦雀无声;王典桃唱的是《骂殿》,骂得声色俱厉,淋漓尽致;二女,是个爷们,却扮演魁角,那碎步儿走起来就像水上飘,那扭捏劲直逗得人哄然大笑……乡亲们过意不去,就以巷、队为单位,为演员们收集了一些吃的,如麻花、枣糕馍等,用来补充他们的身体。因而“人没劲,年没味”,就是三年困难时期的基本年味。
三年困难时期后,每逢春节,除过县、地调演热闹红火外,村里基本不敲锣鼓、踩高跷、抬高台、耍龙灯、跑花船了,也不演“家戏”了,有的只是维持下来的《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便成了那些年的年味。
1996年8月29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它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美德而制定的法律。在此之后,各个省、市又发布了不少实施意见和规定,把孝亲敬老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春节也成了国家的法定假日,于是,孝亲敬老就成了这些年的的年味。同时,乡、镇、县、区、市还组织一系列文化活动,使文化活动又恢复为“春节”的主旋律。
追昔抚今,几多感慨。在“吃”上,现在是天天“过年”;在文化上,现在是电脑、手机、微信、抖音、视频人人都有,比起过去丰富多了。因此,我们不是失掉了多少文化传统,而是在改革复兴的道路上,随着时代的变迁进一步加深了春节的文化年味和敬老年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