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铄(272~349),世称卫夫人,字茂漪,河东安邑王范村卫家巷人,晋代著名书法家。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嫁给汝阴太守李矩为妻,丈夫李矩擅长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尤善楷书。她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并耗费毕生精力创作了《笔阵图》,堪称古代书法理论之精髓。
为父申冤
公元291年一天,西晋惠皇帝司马衷上朝,见卫瓘和卫恒都没有来,问其何故?不等黄门值日回话,屏后贾皇后就咳嗽制止。司马衷甚为诧异。这时,阶下数人便高声奏道:昨晚有人领皇上圣旨将卫瓘大将军一门九人斩了。
此时,卫铄冲上大殿,手持《上皇帝书》,为父亲卫瓘喊冤。司马衷虽然痴呆、低能,却喜欢书法,便捧着上书,爱不释手。读之再三,哽咽哭泣。贾皇后从屏后出来,夺过《上皇帝书》朝地上一掷,怒气冲冲地说,不就是死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吗!
这时,安东王司马繇率索靖等十余名重臣也冲进来伏阙喊冤……
无奈,贾皇后(就是杀死卫瓘的人)只得让惠帝下诏为卫瓘“平反”。而卫铄的《上皇帝书》却传遍京城,闻名遐迩,对卫夫人的书法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拒不改嫁
卫铄嫁于李矩后,仍与公公及李式(她的小叔子)研究书法。期间,李式曾告诉她,父亲有本古人用笔之法的图解,卫铄想看,公公却以“艺传子,不传女”的缘由,拒之。
卫铄的丈夫是东明亭侯、汝阴(今安徽阜阳)太守。又任命为都督司州军事、司州刺史,后在与石虎苦战中坠马而亡。
李矩死时,卫铄才27岁,留有一个儿子李充。婆婆便与公公商量,想让卫铄和李式结个“叔嫂姻”。便以和李式结婚后就可以读到古人用笔之法的图解为诱饵,而卫铄却以此事未与娘家人商议,坚决不允。然后带着丈夫牌位到无锡投靠表姐,并对婆婆公公说:“我要离开这里。不过请你们放心,我不会改嫁的,永远忠于我的丈夫!”
无锡的表姐是王旷的妻子、王羲之的母亲。她听说后,立刻派人到建康向王旷、王廙、王导请示。他们酷爱书法,也希望能通过卫铄学到卫氏书法的精髓,便答应下来。
创作《笔阵图》
《笔阵图》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之精髓,它是卫铄创作的。
东晋元帝二年(317年)春,司马睿准奏安排李矩之子荫袭父禄,卫铄母子便来到建康,一上码头就遇到正在巡防的王敦养子王应。
王应称卫铄为姨母,直接将卫铄一行领回到王敦府上。
卫铄的到来,成了王敦向外炫耀的本钱,成了拉拢江南文人的一张王牌。一时间帅府里高朋满座,达旦宴舞。一日,王敦借着酒醉,欲与卫铄行男女之事。卫铄不从。王敦竟拔剑要刺死卫铄。刚好王导赶到,救了卫铄。
王导便将前朝废宫所在地拨给卫铄一角。卫铄就在池塘(今太平湖)边筑了数间茅屋,辟了几亩菜地,还用一间作为书法教室,教儿子习练书法,同时探索她的书法理论著作《笔阵图》。
王导看了《笔阵图》后,大叫:妙妙妙!妙哉!妙哉……
《笔阵图》,卫铄提出了自己看法。她说,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主张要上溯其源,师法古人,反对谙于道理,学不该赡,以致徒费精神,学无成功。又说,执笔要有讲究,不同书体应采用不同的执笔法……对书法艺术中的笔与意的关系和书家修养等作出了深刻的论述。
圆备如篆法,飘扬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倘能“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则“斯超妙矣,书道毕矣。”具体到笔划上,卫夫人针对七种不同笔划的书写,提出七条标准,并将意形表现其中,如写点,要像高峰坠石一样,似乎要坠,但还没坠下。写横,要像千里阵云,一横过来,像大海上空的白云。写竖,要像万年枯藤这般,富有蒼桑感。写撇,要求尖起斜切,向右下轻按后驻笔,中锋行至右转弯处,同时笔划加粗,棱角分明,有层次感。写捺,要求一波三折,渐行渐提,如水中波纹……卫夫人的笔法得于钟繇,融钟得其“古隶"及“汉隶"笔法,参以卫氏笔法,融于一体,创“今隶",可谓隶书鼻祖。
《笔阵图》,卫夫人还提出了初学书法,“先须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等理论原则。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卫夫人又概括了她对书法艺术总体的认识,提出了“力筋”之说。她认为:“下笔点墨画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卫夫人的《笔阵图》为后代书法家指出了努力方向和途径,也成为中国书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评判标准,对历代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文房四宝
卫铄在《笔阵图》中提出,在学习和创作时,要注意选用笔、墨、纸、砚的品种和产地,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卫铄的文房四宝都是她亲自制作或亲自选定的。
卫铄带着儿子与王羲之到京都笔庄买笔。一进门,老板就取出几支上乘品给她。她先观外表,后将笔尖揿在指甲上细看,接着用墨试,反复数次后对老板说,这毛不是兔尾尖的头毛,是羊毛。老板诧异地问,何以见得?卫铄取出一只兔尾,指着尾尖给老板看,说兔尾只有这个部分的毛是粗细均匀的,含油脂少,有韧性,而你这是大山羊毛,硬糙,弯转时的柔软度不够。老板听了,无话可说。
接着,卫铄把已故丈夫在崇山绝仞猎得的壮兔尾交给老板,说她想用此毛在他这里做成笔,老板十分为难。卫铄说:我懂手艺不外传的规矩。可我见过公公做笔,只是一瞥就留下了深刻印象。接着,她就给老板讲了“拍出”、“采毛”、“熟毫”、“选毫”等工序……老板连连点头,赞其是行家里手,同意她每天来笔庄做笔。
有位菰城(今湖州)来客慕名来访,取出几支笔给卫铄试用。客人坦率地告诉她,这是用菰城产的羊尾毛做的。他还随身带着纸,这种纸“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卫铄试用客人的笔与纸后,感觉十分舒适,蘸墨落笔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竟有“墨分五色”之奇。运笔疾徐,更呈现出有致而舒畅的艺术效果,她连连称赞。
问这种纸是哪里来的,对方答曰:蔡伦死后,弟子孔丹在一峡谷溪边,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经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缕缕长而洁白的纤维,取来造纸,终于成功。于是,她选定了湖笔和好纸。不过,就是这种纸有点贵。
砚石,也是卫铄一行跋山涉水,在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的下溪涧里选定的。数年后,她在《笔阵图》中写道:“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律耀墨者……”
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卫铄发现了“蚕茧纸”,用此纸试书,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她向做纸的人家请教,纸家说,其原料就是长满剡溪两岸的藤。用藤造纸,比青檀树皮便宜多了。卫铄又将此纸的要求写入《笔阵图》: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卫铄的《笔阵图》是她传承消化钟繇笔法,经实践提升的成果。《笔阵图》仅五百余字,以简练的文辞,对笔墨纸砚的选择、执笔部位以及传统书法的法则,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其理论之精辟,见解之卓越,堪称我国古代书法理论之精髓。
“书圣”老师
卫铄是“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
王羲之7岁时,开始学习书法。
一次,王羲之问卫夫人:“我怎样才能尽快把字练好呢?”卫夫人便给他讲了一个墨池的故事:东汉时,有个名叫张芝的人,他为了练好字,天天在自家门前的池塘边,蘸着池水研墨练字,从早上一直练到太阳落山,字写完后,就在池塘里洗涮笔砚,日长月久,洗出的墨汁把整个池塘都染黑了,他的字也越练越好了,写的草书笔势活泼流畅,富于变化,大家都称他为“草圣”。
从此以后,王羲之练字更努力了。他也仿照张芝,天天练完字后,就在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笔砚。时间一长,他留下的墨池比张芝还要多。据说。北宋文学家曾巩,十分钦佩王羲之的刻苦精神,特地写了一篇《墨池记》赞颂王羲之。
卫夫人教王羲之书法,还教导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可骄傲懒散。因此,王羲之又学习了张芝的草书,钟繇的楷书,可他还觉得不够,决心博览群书,向更多的书法家学习,把人家的长处统统地学到手。
后来,王羲之长大了,先后到武昌、九江等地做官。他每到一地,总爱阅览前人留下的碑文题字,总要细心临摹下来学习,并认真琢磨体会其中的特点,用心地悟出个中道理。
王羲之习书入了迷,在路上,或者坐下来时,都不忘揣摩字的间架结构、气势和运笔的方法。他一边想,一边用手指在自家身上横一笔竖一道地划,日子久了,衣襟都被划破了。
王羲之不断努力苦练,而且他的手腕变得特别有劲,运起笔来也十分有力。他心里常想:按照卫夫人教的,要揉合百家之长,得千变万化之神,才能有所创新,终于成了“书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