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在盐湖区龙居镇小张坞村,我在农村担任的第一个职务是王范公社党委书记。
当书记那年是1971年,属上个世纪70年代。
70年代的农村,比50年代60年代农村好多了。尽管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那都属于“美中不足”。
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农村,更是一日千里,日新月异在变化,我虽然经历了前前后后,也感同身受,但年轻人对过去却知之甚少,甚至表现出不相信的态度,我只好对他们说:“不信?那就回去问问你父母去!”
种麦。70年代仍然采用耧播,就是人摇耧、牛拉耧的方式进行播种。耧上有放种籽的漏斗;斗中有左右摇摆的耧疙瘩;下面有连着漏斗的三根木管一直通到土里。1970年后,政府提倡密植,这才采用双耧对播的方式,以达到加宽播幅的目的。一天下来只能种几亩地。与现在机播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收麦。不管是单干时,还是集体时,收麦都要经过“过麦场”、备农具、割麦、捆麦、拾麦、运麦等工序。“过麦场”,就是先找一大块空地泼上水,用耙耙开整平,洒上麦秸和麦衣,再用耱耱平,用碌碡碾实;麦收前,要上集赶会,购置短缺的夏收农具;收麦那个月,家家绣女下床,割不了三条腿割两条腿,割不了两条腿割一条腿,再不行,就是和小脚女人拾麦穗,这叫“龙口夺食”;在几个领洞人的后面有个“捆麦”的,先用一把麦杆扭成“腰子”,再放上割倒的麦杆,然后捆成捆;再组织小孩子拾麦穗,这叫“颗粒归仓”。然后就是通过牲口拉、独轮车、小平车运,或人担肩挑,想着法儿把麦捆运到碾麦场上,叠成麦垛。
打场。就是让麦粒脱离麦穗。需要经过摊场、碾场、擞场、起场、扇场(或扬场)、晒麦,然后才能入库。摊场,就是把麦垛上麦捆解开、腾乱,再用木推车推到麦场各处,再将麦子摊立起来,使其蓬松,通风,透光,让太阳晒干;碾场,就是让牲口拉上碌碡,在麦场上转圈儿,依次碾压麦杆,让麦粒逐渐脱离麦穗;擞场,就是将已经碾压的麦子再用木杈挑起来,擞擞,翻翻,使其再次蓬松,再次碾压;起场,就是把碾好的麦杆用木杈挑起来,擞一擞,再把麦秸用推车推到麦场一角;再用推板把麦粒、麦衣推到场中心,准备扇场;扇场(或扬场),就是用扇车扇麦(或扬场),即几个人轮流摇动扇车把,一个人坐在扇车上滚动大簸箕,一个人往大簸箕中扔混在一起的麦粒和麦衣,一个人在粮食堆前扫麦鱼,一个人在比较远处推麦衣,两个人在堆前往袋里装粮食。
收麦和打场,如今简单多了:把联合收割机开进地里,汽车(或农用车)就把一袋一袋粮食拉回来了,省去了多道工序。难怪过去夏收需要一个多月,现在只需要几天!
磨面。得靠牲口和石磨。牲口是用来拉磨的。拉磨前要给牠戴上“眼罩”,就是用布做成大碗式的,能够蒙住牲口眼睛的“罩儿”,只有这样,牲口才能老老实实地转圈子,一圈又一圈,一转就是大半天;石磨,由磨扇、磨盘和推杆组成。磨扇很重,分为上下两片,两片接触处凿有一道一道的斜齿,是来研破麦粒和磨出面粉的。磨扇中间凿有小洞,洞中插上一根圆铁,把上下磨扇在一起,并将下扇固定在磨盘(用砖砌成)上,牲口拉的时候(或人推)只拉上扇。上扇旁边有根推杆,是供人推或牲口拉的。人推时(或牲口拉时),上边磨扇就不停地转。磨面人则把拣净、淘好的小麦倒在磨扇上,小麦顺着两个磨眼往下淌入带齿的磨膛。为了让麦粒下得均匀,磨眼里还要插上几根短竹芊拨动,随着磨扇的转动,小麦就被慢慢磨碎,并从上下两扇的夹缝中挤出碎片和面粉来。然后,磨面人就将不断挤出来的碎片和面粉收到簸箕里,用箩子来回箩,面粉便被箩在下边的笸篮里。这时,磨面人又将箩子上边的麦麸倒在磨眼处继续磨。磨上四、五遍后,才将面粉和麦麸分别收起,分别为95粉,90粉,80粉。
现在机器磨面快捷多了!而且绝大多数人都不磨面,而是买面蒸馍或干脆买馍吃。
织布。要有织布机。织布前,要经过许多工序,如轧花,搓条,纺线,染线,搅拐,浆线,打筒,扯条,引线,穿舌,装椹,最后是卷成轱辘装在织布机上。然后,织布人才坐到机子上,系上腰带,通过脚踩、投梭、拉舌板,把经线和纬线织在一起。具体过程是,织布人把卷布轴的一端系于腰间,双足蹬住另一端的经轴,用分经棍将经纱按奇偶数分成两层,用提综杆提起经纱形成梭口,以木梭引纬,打纬刀打纬。看似非常简单,却有了上下开启织口,左右引纬,前后打紧等3个方向的运动,一天一人能织一丈多。我老婆就是一个织布能手,我任公社书记时穿的就是她织成的雪青道道土布上衣。
过去是没钱人穿棉(土)布,现在是有钱人才穿棉(土)布呢!你说怪不怪?
照明。50年代村里唱家戏,台口总要吊两只大灯盏,厚厚的,张口的,里面放着一条粗灯芯,灯盏里倒着好多小油,小油是从油坊提来的,我们说它是“官油壮捻,照亮戏园一片”;在家里就成了“私油细捻”。那是一种比台口灯盏小得多的小油灯,灯盏下面焊着一根铁管,铁管下面是一个圆形底座。只要一点灯,屋里就有一股昏暗的光亮。如果做细活,比如纳鞋底,上鞋帮,缝衣裳,做丝线活,就得坐在靠近小油
灯的地方。后来,去羊村上学,用上了墨水瓶煤油灯。制作办法也非常简单:找一个空墨水瓶,剪一片比瓶口大的洋铁片,洋铁片上打个孔,再用洋铁皮卷成一个小孔筒,小孔筒里引上一股棉线或软纸做成的灯捻,就做成了简易的煤油灯。晚自习时,教室里灯光盏盏,人影绰绰,50 多个同学都低着头作业,第二天一出操,个个鼻孔里都是乌黑乌黑的;上了初师,用上了玻璃罩煤油灯,比自制煤油灯亮多了。
再后来,有了路灯,电灯;再后来安装上了节能灯,组合节能灯。钱是越花越少,光却越来越大,整个街道,整个运城,都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打胡基。胡基,又叫土坯,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工艺,也是古老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即在青石板上,用特制的木模框,填上湿黄黏土,用石柱子捶实,制成四边棱角分明,两面光平的土块,晒干后,即可砌墙、盘炕、盘炉灶,用途十分广泛,是过去黄土地上人们搞建筑必不可少的东西。我家、我巷、我村,几乎都是胡基房。1978年我在家里再盖房子时,才在窗台下用青砖做了个砖简窗台齐,而里面的砖只有五层。
而现在建房,哪一家不是一砖到顶?或者是水泥现浇?与胡基房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无法比拟!
取暖。50年代靠棉花柴点火取暖;60年代用土炉或铁炉取暖;70年代用“蜂窝煤”和小锅炉取暖;而现在却用“大暖”、“地暖”、或地热井取暖,同过去比,确实更舒适,更暖和,更平衡,而且昼夜温暖如春,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
回忆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的农村生活,再看看我们如今现代化的生活,我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归根结底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