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兴盛之极,编辑成册的有《唐诗三百首》。诗人也很多,初唐时期有四杰,王勃、卢照龄、杨炯、骆宾王;盛唐时期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等,晚唐时期有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杜牧等。王之涣属盛唐诗人,代表作有《登鹳雀楼》与《凉州词》一首。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著名诗人。
王之涣的曾祖曾是唐朝安邑县令,家中有四个兄弟,王之涣是最小的一个。幼时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以门荫入仕,授衡水主簿,在任期间娶衡水县令李涤第三女为妻。后受人诬谤,拂衣去官。天宝元年(742年),补文安县尉,清白处世,理政公平。
他一生留有六首诗作,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经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脍炙人口。
为官期间,他经历了许多,首先是离开家乡的忧愁,他为此写下一首《宴词》,“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是他在宴会上写的,场景虽然写得开心、却表达了王之涣身处异乡的离愁。
王之涣与友人在长安城外离别时,正好是杨柳生长的春季,他就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给友人,名曰《送别》:“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诗的前两句写景,不仅点明了送别的时间和地点,还渲染出浓厚的离别情绪。“青青”表明杨柳的颜色已经很绿,表明时间是在深春。“杨柳”是送别的代名词,于是一见杨柳,就让人想到离别。绿色的杨柳树夹杂在御河两岸,看似恬静的环境反衬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不舍。而且首句是远望所见,第二句是近观所见。在远与近的距离感中,诗人送友的踽踽长街的身影得以体现,衬托出舍不得惜别却又不得不分别的心情;诗的后两句抒情,通过侧面描写别人送别而攀折杨柳,反映送别的人多。一个“苦”字,既是攀折杨柳而不便之苦,也是离别的愁苦。
王之涣是唐朝的边塞诗人之一,他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已经脍炙人口。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潜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日”,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这就登上了更高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个“楼”字,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凉州词二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故事:唐玄宗开元年间,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等人都十分落魄失意,一天三人去到酒楼喝酒,喝酒时进去了四位歌姬,王昌龄看到此情形便说:“我们三人都以诗作出名,不如就让这些歌姬来唱唱,看看我们的诗作谁被唱得最多。”王之涣与高适欣然答应,之后歌姬们便开始唱了起来,前面三位唱的都是王昌龄和高适的,王昌龄便得意地对王之涣说:“看看,都是我的,你的却还没有出现。”王之涣不慌不忙地说:“你们的诗句都是下里巴人唱的词,而我的诗句是阳春白雪,俗人哪能敢唱呢?如果最后一位唱的不是我的诗句我便认输,如果唱的是我的诗,你们便认输。”最后一位歌姬唱的确实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其一》。
《九日送别》:“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就是说在此风声呼啸之地熟人故交已是很少了,哪里可以找一登高远望之处送别归去的友人呢?今天还能聚在一起同饮芬芳的菊香之酒,明日就要成为断根的飘蓬一般匆匆离去了。
王之涣一生虽没大起大落,但也是起起伏伏不尽人意,但是在诗作方面却名声大噪,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虽然留下来的很少,但足以被后世传诵歌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