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股奉君”的介子推
介子推(?-公元前 636 年),又名介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寒食节”和“清明节”,历代诗家文人也留下不少吟咏缅怀的诗篇。
追随重耳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妃骊姬,欲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动乱。
太子申生被骊姬陷害致死后,公子夷吾和重耳畏惧逃亡,重耳避难于翟,随行贤士多人,主要有五人,即狐偃、赵衰、魏犨、司空季子及介子推。介子推随重耳在外逃亡19年。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备尝“险阻艰难”。重耳最终能返回晋国,立为晋君,介子推功不可没。
割股奉君
早年重耳出逃时,先是父亲晋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晋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据《韩诗外传》称,有一年逃到卫国时,一个叫作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到深山里。重耳无粮,饥饿难忍。当向田夫乞讨时,田夫不但不给饭吃,反而把土块当成饭戏谑了重耳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介子推为了让重耳保住一条活命,便跑到山沟里,在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块肉,与采摘来的野菜一起煮成汤给重耳喝。当重耳品味出有“肉”的时候,才知道是介子推从他的腿上割下来的,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一个随从人员,在公子重耳落难期间,竟能如此肝脑涂地,忠心耿耿,实在是难能可贵!
不食君禄
十九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君主。
重耳当了晋文公后,本应好好行赏有功之臣,谁知周室内乱,“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
对此,介子推没有像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我们并不应该得到奖赏;但狐偃等却认为,重耳能回国做晋文公。是他们的功劳,应该“论功行赏”。
介子推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行为另眼相看,给以鄙视。却受到一些别有用心人的反对。就是一些并未跟随晋文公逃亡的人(例如:竖头须)也千方百计找个“理由”企求行赏,介子推非常生气,便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抱柳而死
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一条龙背井离乡飞翔,行踪不定游遍了四面八方。五条蛇追随在左右,作为辅佐陪侍在它身旁。有一天龙飞回到故乡,得到了安身立命的合适地方。四条蛇追随在左右,得到了龙的雨露滋养。一条蛇羞于再与龙蛇相处,宁愿干死在荒凉的原野上。”
全诗自始至终以“龙”比喻晋文公,以蛇比喻追随晋文公的臣子。前四句为第一部分,以龙飞天下,喻指晋文公前后十九年的流亡生活;以五蛇追随辅佐,喻指其追随者的情况。据《史记》记载,重耳流亡,足迹遍及于狄、卫、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其追随者中最著名的是赵衰、咎犯、贾佗、先轸等五位贤士。后六句为此诗的后一部分,说重耳返晋继位后的事。诗中以龙施露雨于四蛇,喻指五贤士中四人得其封赏;羞于封赏而槁死于中野的“一蛇”,则是指介之推。至于介之推“羞之”的原因,《左传》与《史记》都讲得清清楚楚。介之推认为,重耳之得以回国立为晋君,乃是天意,而赵衰、魏武子等人“贪天之功以为己力”而竟获得封赏,这是“上(指晋文公)下(指赵衰等人)相蒙”,对于这样的君臣,是很难与他们和谐相处的。可见所谓“羞之”,也就是羞于与这些人为伍。故归隐绵山,至死不出。
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没有封赏介子推,马上就差人到绵山去请介子推上朝受封,
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推脱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但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东南。
晋文公便让御林军上绵山搜索,仍然没有找到。有人便出了个主意,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面,大火起时,介子推必然会自己走出来。
于是,晋文公下令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许久,然后安葬遗体。这时,他才发现介子推脊梁背后堵着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来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永世纪念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代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并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具有缅怀先人,礼敬祖宗的重要意义。2008年被国家正式确立为法定节假日。
天禧元年(1017年),宋真宗诏封介子推为洁惠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