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吾(1906~1982),笔名刘西渭,运城市盐湖区北相镇西曲马村人。近代著名作家、戏剧家、文学翻译家。
李健吾出身革命家庭。父亲李岐山(鸣风)参加辛亥革命,为国民革命东奔西走,南征北战,被阎锡山阴谋暗杀。家破人亡,流寓北京。
李健吾自幼随母漂泊异乡。10岁起在北京求学。1921年入国立北师大附中,翌年与同学蹇先艾、朱大柟等组织文学团体曦社,创办文学刊物《国风日报》副刊《爝火》,开始发表小说、剧本。1925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在中文系,后转入西洋文学系。同年由王统照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1931年赴法国留学,研究福楼拜等现实主义作家和作品,1933年回国,在中华教育基金会编辑委员会任职。1935年任暨南大学教授。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从事进步戏剧运动,是上海剧艺社以及苦干剧团的中坚。抗战胜利后,应郑振铎之约,合编《文艺复兴》杂志,并参与筹建上海实验戏剧学校(后改名上海戏剧专科学校),任戏剧文学系主任。1954年起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曾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市政协委员。
李健吾在北京师大附小、附中上学时期酷爱话剧,自编自演,也常常写些诗文和小说在报刊发表。曾任清华大学清华戏剧社社长。1923年发表剧本《出走之前》,先后共创作、改编近50部剧作。他的剧本贯串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爱国、民主思想,注意反映劳苦大众生活感情,情节紧凑,布局严谨,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被称为具有浪漫主义特征的剧作家。
民国14年(1925)考人清华大学中文系,后改读西洋文学。期间,写有《一个兵和他的老婆》、《西山之云》、《心病》、《母亲的梦》、《坛子》、《使命》、《中条山的传说》等小说和剧本。
30年代是李健吾思想活跃、勤于艺术探索的时期,剧本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其中有充满对国家命运忧虑、大声疾呼抗日的《信号》(1932)、《老王和他的同志们》(1932);有反映革命斗争,歌颂革命者,揭露封建军阀,寄希望於共产党的《这不过是春天》(1934),《十三年》(1937);有以沉郁的笔触,通过惊世骇俗的故事,反映农村生活及人性善良与邪恶斗争,带有浪漫主义特征和法国戏剧影响的反映农村生活的《村长之家》(1933),《梁允达》(1934),还有锋芒对准新、旧道学家,批判并存于中国的封建道德、资本主义文化的两部喜剧《以身作则》(1936)、《新学究》(1937)。在这些作品中,多数是多幕剧。
40年代是李健吾剧作的黄金时期,以改编中外名著为多。这主要由于沦陷后的上海言路堵塞,创作殊艰,除《黄花》(1941)、《贩马记》(1942)、《青春》(1944)外,其余10多部都是改编剧本,较著名的有《秋》(1942)、《金小玉》(1944)、《王德明》《阿史那》(以上1945)等。
民国30年(1941)李健吾在参加《金小玉》上演中,被上海日本宪兵司令部拘捕。出狱后,继续用历史故事编写剧本。
日本投降后,他改编《和平颂》为剧本,揭发蒋管区官僚的残酷剥削。还写了《青春》《山河怨》剧本和不少书评。
从40年代后期起,李健吾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教学、研究和翻译上。
解放后,他翻译了一些外国剧本,但只取原作基本构思,而将背景、情节、人物加以改造,使之彻底中国化,演出中甚得好评。
还领导上海剧专师生编演了五个独幕剧,写了《山东好》,出版了《司汤达研究》、《莫里哀的喜剧》、《巴尔扎克的世界观问题》等外国名著。
1954年他到文学研究所工作,1964年到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翻译了不少外国小说和剧本,其中《包法利夫人》、《圣·安东的诱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76年后,他选编若干题材,定名《戏剧新天》。1977年编写的《1976》和《吕雉》(1979)等剧本,宣泄了他对十年动乱的愤懑,对新时期的赞颂。
李健吾的剧本从始至终贯穿著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爱国、民主思想,著意刻画不同阶级的人性,有布局严谨、情节紧凑、语言流畅、人物性格鲜明的特色,被称为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剧作家。其中《这不过是春天》(1934),以北伐战争为背景,反映革命者深入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进行斗争的事迹,有较大影响。李健吾的喜剧以刻画生动的喜剧性格见长,格调清新,风趣幽默,尖锐泼辣,而不失真实,舒展自如而不矫揉造作,颇多上乘之作。如《青春》(1944)即以反封建的主旨、生动的性格塑造、强烈的喜剧效果赢得好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健吾先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全国文联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外国文学会理事、戏剧家协会理事、法国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1982年10月24日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