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群众文化工作40多年来,王春生对革命老区卢氏县的历史文化底蕴了如指掌。
“豫西后花园,中原绿宝石。”这是人们对被誉为“河南小西藏”的卢氏县的诗意描述。县内2400多条河流涧溪缠绕着4000多座高山险峰。《水经注》里“神禹导洛自熊耳”的熊耳山耸立于县城西南,成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从远古而来的洛河在县内穿过。这个河南省海拔最高的深山区县,上古时期,与伏羲氏同时代的尊卢氏部落曾在此生活。这里是中华卢姓的祖根地,间接来源于尊卢氏,直接来源于参卢氏的县名,2000多年来从未更改。
特殊的历史与地理环境,使这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基因,大禹治水、孔子留书、“卢医”扁鹊驱疫、卢敖炼丹、范蠡经商的故事家喻户晓。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在大山的皱褶里发展传承。人们对天文气象、农谚、生活经验总结后,编成谜语、谚语、歌谣,口口相传,经久不衰。而这文化的脉源,又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有责任、敢担当的文化人。
而他,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数十年如一日,发掘、萃取文化宝石的一位普通基层工作者。
王春生书房内一人多高的手稿,有40年前的铅笔记录本、30多年前的钢笔记录本、20多年前的圆珠笔活页记录册。一行行色泽深浅不一的笔迹,似泛着亮彩的黑芝麻积满仓廪,散发着特异的幽香。一页页笔迹里装满了山间的一条条小路、一朵朵白云、一场场雨雪和乡村老人一个个微笑、一声声朴素或深情或粗犷的说唱表演。几十年来,或是利用工作之便或专程采访,他的脚步在层峦叠嶂隐藏的村庄或深林沟岔的独居户捡拾民间谜语、谚语、歌谣、锣鼓书、木版年画、烙花、面塑、裸浴、剪纸等民间文化的珠玉,经过数年的分类、甄选,直到一本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书呈现于眼前,成为他印证初心的代言……
一
卢氏县先后出土了卢氏跗猴、卢氏智人等一大批古生物化石,是全国唯一有化石实物可考的“龙猿相揖别”之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商代文化遗址等一大批遗迹遗址在这里发掘。20世纪中叶,考古人员在卢氏县东明镇胡家寨半坡灰土层中发掘了卢氏涅金币。几千年来,这里蕴藏着丰厚的民间文化宝藏,是河洛文化起源的重要地域之一。
王春生馆长
身材魁梧,稍有发福,一副儒雅书卷气,眉宇间又散射着一股英气的王春生,与许多同龄人一样,从小是听着歌谣长大的。当时对于书籍十分稀缺的农村,民间歌谣是摇篮曲,是启智萌慧的灵魂佳肴。王春生19岁那年参加教育工作,曾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下过海,开过矿。他能根据矿体倾向和走向倾角,利用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准确计算出矿带的深度,竟比矿长聘请的专业工程师算得还准。从30岁转入文化系统工作后,在一个个村庄、山寨里听到的民间谜语,若重现星空的星星,闪烁出他童年的记忆之光。因为热爱、痴迷,又因职业需要,在下乡的村寨,他常常把老人们召集到一起,举行谜语、歌谣大赛。当听到他小时候没听过的珍奇,他就在日记本里记下。“奇巧真奇巧,里长疙瘩外长毛,蓬松又蓬松,人人叫我雨太公” “不扁不圆不四方,能倒垃圾能扬糠,忽闪忽闪簸几下,尘土糠皮全飞光”,谜底分别是蓑衣和簸箕。这些在卢氏民间随处可听到的谜语、歌谣、锣鼓书等属于地域性语言,其独特性、深刻的寓意、丰富的内容,幽默风趣及哲理性皆堪称一绝。有相当一部分是数千年来农耕文明的诗意总结,如“麦种深,谷种浅,芝麻遮住脸”等,并有极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其中流淌着我们民族静水流深的文化根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少年儿童没见过蓑衣、水烟袋等老物件,更没有机会接触农业生产及农业知识。随着原始农耕作业的隐退,这些传统文化遗产也将随之消亡。又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卢氏木版年画,是十分宝贵的艺术珍品,在现代制版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其实用功能和纯粹的商品价值早已淡化,但它传承了数百年的豫西民间艺术精华,是地域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墨香凝结的历史印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现象时有发生,他常常为此深感痛惜。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王春生强烈地感到,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如不及时发掘、抢救、保护、传承,很快就会湮没于历史的烟海。所以,他利用一切下乡的机会搜集谜语、歌谣及锣鼓书词,不觉已有几十万字的积累。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愈加重视,出台一系列保护政策,没想到他的忧虑竟与国家不谋而合。于是,在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作为县文化馆馆长的他更是如虎添翼,激情满怀地投入到这一火热的工作中。他组织同事开会研究,首先把卢氏民间文化进行分类,通过全县各乡镇文化站摸底申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挖掘和找寻,他对已濒危的民间文化门类的分布了如指掌,特别是锣鼓书和木版年画。当了解到现存的锣鼓书民间艺人,大多已经60岁以上,甚至相当一部分已进入古稀或耄耋之年,他心里很着急,接着就制定了紧锣密鼓的采访挖掘计划。
经综合分析,他决定首先挖掘抢救卢氏锣鼓书。锣鼓书很少有现成的书词,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通过筛选,他首先想到了家住潘河乡西河村的锣鼓书艺人赵帮性,因老人自编自唱的锣鼓书,不论是唱词、音调、唱法或旋律都富有特色,特别是唱词紧扣时代、朴实新颖、别具一格,是当时全县唯一一个锣鼓书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2002年初冬的一天,他给老人打电话预约采访之事,谁知接电话的家人告诉他,赵帮性因肝癌在市里住院。听到此消息,他心里“咯噔”一下,为民间艺人的命运深感痛悲。他隔三差五打电话问询老人的病情,鼓励老人保持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与病魔斗争。一个月后,得知老人出院回家,他立马买了营养品,带着文化馆的同事前往潘河乡西河村去看望老人。
经过4个多小时的颠簸,腊月下旬的一天下午两点多,王春生与淑萍、张远等一行四人到了西河村。赵帮性让儿子把锣鼓搬到院子里,取下挂在里屋墙上的二胡,在众人的搀扶下坐到锣鼓前,拉起二胡开始唱。其间休息了几分钟后,老人接着唱道:“小战鼓一打响叮咚,上场来请来了各位听众。刚刚唱的是《铁道游击队》,还有很多没说清。请大家稳坐书场别言语,我手拉弦子往下鸣……”老人说起书来忘了病痛,特别是高超的演技、激情的表演让在场的人们深受感动。王春生怕老人太累,唱完一段就上前关心,让他歇息一会儿。老人把自己各个时期编演的主要作品全部演唱了一遍,最后还即兴编演了一段新锣鼓书词,以表他对县文化馆同志的感谢之情。王春生记录,其他同志录像、拍照,很顺利地把老人的唱腔、唱词、唱法等做了完整的记录。两个多月后,老人与世长辞。
诸如此类的还很多。8年前严冬的几次出访,皆因民间艺人重病在身,时不待我。官坡镇火焰沟一位78岁的民歌艺人重病在身。采访的那天天气晴好,但接近深山后,弯曲的山道上,路面竟有薄冰覆盖,王春生紧握方向盘的手仿佛要缚住一个冰上旋转的陀螺,惊惧与力量随额头的汗珠冒出。然而,他们必须抢在时间之前。在进入沟口后,因山道狭窄路滑,他们弃车步行六七里路终于到了目的地,可是老人因嗓音沙哑未能演唱,他当即帮老人联系医院。老人出院回家,他就准备去采访,转而又想,不知老人身体状况究竟怎样,还能不能表演,可是若不去,担心一旦老人病情恶化,那些属于老人的歌谣就永远消失了。犹豫之余,他询问了主治医生,得知病情随时都有复发的可能后,他与同志们又开车去采访老人。路上的雪比第一次更厚了,他们仍然步行到火焰沟。病重的老人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见他们来了,本来已经坐不起来的老人,精神状态瞬间好起来。在孙子的搀扶下,坐到院子开始演唱,唱了小调唱大调,唱到高兴处就笑着唱,唱到悲伤处就哭着唱。王春生怕老人情绪波动大引起疾病复发,几次端着开水上前对老人说:“大叔,歇歇吧,喝点水,休息一会儿再唱。”“没事,我唱完了再喝,怕过一会儿,有些词又忘了。”王春生记录,其他人录像、录音、拍照,两个多小时后,那位民歌艺人的民歌唱词与曲调完整地记录了下来。之后短短两周,老人就溘然长逝。
王春生带着同事和乡文化站的职工,为逝去的一位位民间艺人开追悼会。无比的沉重感在一次次叠加。他立即决定围绕年龄组进行挽救,只要条件允许,无论是工作日或周末,他与同志们以最高的频次走出县城,走近那些生命接近尾声的民间艺人。他还组织全县仅存的五家曲艺队进行曲艺大赛,每年一次,一直坚持到现在,使濒危的卢氏锣鼓书浴火重生。他说,那些已经或正在消失的文化遗产,远比他们发现、抢救下来的多得多。他们只能想方设法以最快的速度挽救,能挖掘保护多少是多少,尽力而为,使卢氏民间文化最大限度地保留下来。
二
20世纪20年代初,我国著名翻译家、文学家、教育家曹靖华先生曾把卢氏木版年画赠送给鲁迅先生,后被存入上海市博物馆。1984年,河南省民间美术展览在北京展出卢氏木版年画,后被中国美术馆、中英美院、天津美院、河南省博物馆收藏。
诞生于明末清初,流连过500多年光阴的卢氏木版年画已成为传统民俗工艺品中的经典。每年都从“门神局”成群结队地跑出来,走进千家万户,为其守幸福、种希望。但到了1982年,制作销售木版年画的段氏家族的第十三代传人,将仅存的14块木版年画原版捐献给了县文化馆。
曾经,王春生一有空闲就走进陈列馆,对每一块木版年画的大小、分类及艺术特点反复观察,特别是3块套色版实物。从每一刀刻痕中体会制作者游刃有余的雕刻功夫与姿势,仿佛雕刻者手腕正在用劲,表情不断变换着,画板上还有他的指纹与体温。想象“文门神”版中的托盘,托盘内的玉瓶、鹤、鹿,盘下抱戟、托爵或挑灯的童子,这些画面怎样雕刻;“武门神”画版的人物立像,其手提的大刀,腰挂的箭囊,五缕长须,和善的目光或高扬的豹头、圆睁的怒目,气宇轩昂的形象如何构思;年画上的 “卢氏县”“卢邑”“中和恒”“中和老店”等繁体字样的雕刻场景,都在陈列馆里与他的思绪相遇。对比中,他发现,卢氏木版年画兼融江苏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线条清秀细腻、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线条的点染丹青及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民族色彩鲜明的特点;在创意上追求融装饰性和愉悦性为一体的版面效果,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今,它俨然已成为一种“化石”。
为了让这种文化化石得到传承,8年前的初春,他再一次走进五里川乡河南村,那座破旧的清代早期的四合院建筑考察,并走进卢氏木版年画省级传承人——张德琰的家里。王春生动员张德琰利用资深美术教师的身份广收门徒,申请项目保护资金,购置刀具、木板、颜料、宣纸等必需品,举办木版年画培训班,培养设计、雕刻、套色、印刷等专业人才。之后的每年,他都组织专业人员参加一年一度的全国木版年画节,以开阔眼界、交流互鉴、学习提高。
近年来,县文化部门和“门神局”所在地五里川河南村通力合作,经过近3年的努力,卢氏木版年画展览体验馆在五里川原门神局旧址上建成了,与曹靖华故居纪念馆一起对外开放,使卢氏木版年画这一古老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
三
1932年11月,贺龙率领的红三军转战卢氏;1934年12月初,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长征经过卢氏;红二十五军西征后,留下近300名老红军和近400人的游击队合编为红二十五军第七十四师。卢氏又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是河南省13个革命老苏区县之一。这里万山葱茏,“红绿”交映,而今又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之一。
9年前的一个暑天,王春生开着自己的车拉着郭文光等四位采访者到卢氏县狮子坪乡杨庄村采访。当车过小河面向西行至一个拐弯处时,一辆三轮车迎面疾驰而来,而驾车的男子右手握车把,眼睛看着左手拿着的手机,根本不看路。三轮车又占据了大半个路面,此时急刹车已来不及。王春生猛一激灵,狠打一把方向,把车开到路边人家的院子里,同伴们和他都惊出一身冷汗。三轮车急刹车停了下来,司机媳妇抱着的孩子,吓得大声哭喊。9点多,到杨庄后弃车步行到大南沟剪纸爱好者家里,当看到剪纸艺人王建明以20米的长卷记录20世纪60年代后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如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出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青藏铁路修建等事件,途中的惊惧被惊讶替代,收获满满的欣喜。
2013年1月16日早上6点多,王春生起床发动汽车进行预热,接上王丽萍、张远等4个同伴一路向南,车到小河面时天才亮,同伴下车买了火烧馍,大家边走边吃,8点多到达了狮子坪乡杨庄村老艺人莫争能的家。看老人剪的别致精巧的儿童猫头鞋样、老虎帽、鸳鸯戏水等动物图案,还看到“高风亮节、音容宛在、永言孝思”的字样贴在面塑花馍上,豫西祭祀风俗的一抹风景就在他的笔记本里生根发芽。“张罗罗过河河,一斗麦磨不着,客来了,可咋着,打鸡蛋、烙油馍,乒乒啪啪一灶火”“月亮爷,明晃晃,开开后门洗衣裳,洗得净,捶得光,打发哥哥上学堂,哥哥中个状元郎,红旗插在咱门上,你看荣光不荣光”,这些歌谣都被他尽收囊中。
第二天,王春生带人到西南山继续采访。当车子向南到小河面后,一路向西200余里直达官坡百花沟。当时,山沟里还没有车路,步行四五里,到百花村郭家院的古稀民间艺人贾海鱼的家,大家都到院子里,没有桌子,他坐在凳子上,把笔记本放在膝盖上记录,当老人声音低时,他就站到老人身旁,猫着腰把内容记到垫在大腿面的本子上。怕老人忘记遗漏,他常提醒:“大娘,您再想想有没有关于碌碡、扫帚、纺车的谜语呢?”“想起来了一段歌谣:针儿细,线儿长,我为儿子缝衣裳,穿在身上暖在心,妈妈脸上喜洋洋。认真读书多识字,我为国家送栋梁……”
看到老人的剪纸,就让老人说出寓意:“池塘旁边鸳鸯卧,白莲池中水长流,过光景像流水一样长流不息。玉兔抱金瓜,肯定能发家……”从剪纸作品看到乡村老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感觉中华民族精神的根脉就在人民中间。临别,他拿出200元钱留给老人家,以表其一颗拳拳之心与感动之情。
“婆婆剪纸姑娘绣,剪个鸳鸯绣枕头,剪个蝴蝶绕花枝,五彩丝线绣兜兜……红兜兜,绣莲蓬,一对鸳鸯绕脖颈,襟前牡丹配龙凤,袖头的兰花水灵灵……代代相传记心中。”返回的路上,回味着民间艺人把自己的作品编成的歌谣,他仍然处在感动中。当带着丰厚的收获,疲惫的身子立马轻松了起来,走在崎岖的山间小路上,那句句韵味奇特的诗意歌谣及谜语好似星星在他的心里蹦跳闪烁。每每想起,他都会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值得。
同年9月10日早上8点,王春生先到单位开例会,为同志们安排本周的工作。10点半,他与淑霞、杰琼等人一起前往潘河乡黄叶村剪纸艺人薛书琴家采访。驾车出城往西到黄村桥头驶离国道,转入村级公路向西北方向爬坡。车子转过一个又一个急弯后,路的陡度越来越大,爬到山顶过了岗头岭烟站,水泥路面没了,眼前是坑洼不平的土路,因车子底盘低,不时传出剐蹭的声响,行进大约两公里,只好弃车步行。当看到岭上大片成熟的庄稼和枝头悬挂的成串的柿子,大家又说又笑,心情极好,还不时地拍照。可走了整整一小时,还没进入黄叶村,大家情绪有点低落。路旁恰遇到一老乡,就向其打听路程,得知还有四五里。老乡告诉他们抄小路能省很多时间,并给他们指明了行走路线。于是,他们离开简易公路,沿羊肠小道下山,至险要处,几个人拉着灌丛慢慢下山,没有灌丛的地方,就手拉手相互照应,但还是有人摔跤。仅十几分钟,个个都汗流浃背。绕过了一条U字形的大沟,下午1点半到达薛书琴家。吃过饭,薛书琴就拿出了剪纸作品供他们拍照,进行现场演示。高中毕业后,当过小学教师、矿产化验员、村干部,乡、县人大代表的薛书琴,拿起一张纸,一把剪刀,变戏法一般,瞬间小狗、小鱼、小鸟就出现在人们面前。采访结束,太阳已偏西,到村里四处联系车辆无果。最后,淑霞给在本乡派出所工作的丈夫打电话求助,半小时后,潘河乡政府的面包车开过来,把他们送到了岗头岭烟站。
四
石榴树,石榴花,
石榴树下住一家。
石榴小子会犁地,
石榴姑娘会绣花,
红红火火过一家。
春日春月春水流,
春人路上唱春秋。
春天学生写春字,
春女房中绣春牛。
……
能剪山,能剪水,能剪鸭子扁扁嘴。
能剪鸡,能剪鹅,能剪鲤鱼跳天河……
从管道口的车岭村到木桐乡的拐峪村,从狮子坪的毛河村到范蠡镇的三门村,同伴戏说这是在老区土地上的一次采撷文化的长征。是的,这是一次意义非同寻常的长征!历时15年,全县19个乡镇的200多个自然村里都有他们探寻的足迹。每每从这一村到那一庄,从这一山到那一洼,这些歌谣就萦绕在王春生的耳畔。山间青绿的小草,郁葱的树木,缤纷的山花,都成了会说话会唱歌的谜语歌谣,不时忽闪着睫毛,对他莞尔一笑。那百里外的山沟,沐着阳光的山村瓦屋,都成了他探寻宝藏的神秘“矿线”,看到了闪光的“宝石”,听到了“珠玉”蹦跳的脆响,闻到浓郁的熏风般的清香。
《今本竹书纪年》载:“孔子适周,遂西穷洛源至卢,沿水峪河东行,抵文峪讲学月余,后到沙窝川传道,留书岭留书。故文峪有燕居堂,沙窝川有传道堂。春秋丁记,又有颜子河,仲由山。”
为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展现民间文化所蕴含的风俗信仰、伦理道德、审美价值以及记忆、娱乐等方面的功能,王春生和同志们几十年来,在民间文化发生发展的乡村田野中,民间文化传承群体的现实生存、境遇中流连。300多位民间艺人与他们惺惺相惜,采集剪纸作品4000余幅,民俗实物90多件,拍摄影像资料600多分钟,记录谈话内容以及民歌、劳号百十万字。
单位无车,王春生私车公用十几年;同事张远自掏腰包购置高级数码相机供采访使用;王丽萍、淑霞、靳洁琼等跑坏了几十双鞋子,同志们与王春生同甘共苦的万里行程,换来了累累的果实。根据调查采访研讨,王春生的论文多次获得三门峡市、河南省乃至全国群众文化论文一等奖。从2005年起,他连续10年被市文化局、省文化厅评为群众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管理、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并多次获得省市文化活动组织奖。那一摞摞泛着中国红的荣誉证书占了书柜一隅,也温暖着他的一颗痴心。
采集结束,望着自己书房内摞的1米多高的稿子,他想,只有出版才能真正地把民间文化保留下来。于是决定对手稿进行整理、编辑、出版。他说,这并非心血来潮,也非为了功利。那些活跃在山山岭岭、沟沟岔岔的民间艺人,一张张憨厚朴实的脸上洋溢着的热情,创作的涉及历史人物、戏曲、传说故事、鸟兽鱼虫、草木五谷、时令节俗等几乎涵盖农耕社会各个方面的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激励、感动着他们,是他们开展这项工作的原动力。王春生愈发感到记录、弘扬与传承家乡民间文化,是对父老乡亲的一个交代,是对几代文化工作者特别是已经逝去的文化工作者的一个交代,更是对自己一个交代。也是他和所有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他被一种豪情激励鞭策着。
王春生开始在电脑上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敲打键盘,要把这一人多高的手稿变成电子版。这中间,熬过多少通宵他已记不清了。因对电脑不精通,在前后200多万字的书稿和十几万个条目遴选、甄别、分类中,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同时翻阅了大量的古籍典藏,反复比对,爬梳剔抉,刮垢磨光,披沙拣金,去伪存真,力求在保留民间文化的本来面目基础上,使其闪耀出精粹之光。每每忙到深夜,累了就起身到院子的枣树下散步,那墨绿细碎的叶片在月光下摇曳着黑魆魆的影子,深邃的夜空,稀疏的星星似银钉,一枚一枚钉在墨蓝的天幕上,辽远而富有灵性。星空无数次赐予他灵感,给他力量跨越修缮的屏障。也常常遇到解不开的难题,他深更半夜把儿子叫醒帮助处理。河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李立新所长在《序》中写道:“凝聚着编著者痴心不改的文化追求和苦心孤诣的辛勤劳作。”这正是对他多少年来工作的由衷肯定。
左为王春生
经过精心筛选,整理编辑,卢氏古县历史文化丛书之一《卢氏民间文化》拿下来了,并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之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民间剪纸集成河南卢氏县卷大型精装《剪纸》由他主编,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2019年初,《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谜语·河南卷》征稿,他为其提供数百条民间谜语。2020年6月,他为自己的家乡,即将从国家级贫困县序列里摘帽退出的革命老区卢氏县,捧回“河南省谜语文化之乡”的匾牌。而后,他被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河南省民间谜语艺术家”。听着省领导的肯定与赞誉,捧着字体泛着金光的沉甸甸的奖牌,他心潮激荡,几十年来的心愿随着薄雾在眼睫袅袅升起……
最近,他主编的《民间文化集萃》由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他退休一年多来,在家里赓续初心的又一成果。
书柜内一本本出版的书籍,是他将采撷的民间文化的矿藏经过研磨、熔炼、萃取,成为一粒粒光华散射的宝石,照亮豫西后花园的文化殿堂。他的案头,一本《卢氏非物质文化概览》的书稿也已完成。面对剩余的盈尺手稿,王春生的另一个目标已经明晰,汗水与脚步也为明天的征途定下了格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