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玉修在海拔4800米的卡日曲黄河畔冒雪拍摄。
为了拍摄鸟类照片,他曾深入孤岛,风餐露宿;
为了捕捉珍稀动物镜头,他曾掉落冰湖,惊险求生;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他曾孤身一人,与狼对峙,生死一瞬……
27年来,他先后260多次踏足青海湖、25次走进三江源、15次深入可可西里无人区,用近20万幅照片记录着青海生态的变迁,也用镜头记录了野生动物最美的瞬间。
他被称为青海湖“鸟王”“中华对角羚之父”“青海环保卫士”,他就是葛玉修。
葛玉修,1953年出生于山东省曹县,1970年参军入伍来到青海。从此,便在青海扎了根。
1978年,葛玉修对摄影产生了兴趣,在部队自学起了摄影。1995年春,痴迷摄影的他第一次踏上了青海湖鸟岛,被那碧水蓝天、万鸟欢歌的壮观场面所震撼。从此,他深深地迷恋上鸟的世界,但也为此吃尽了苦头。
雏雁踯躅脚畔,依依送别“鸟王妈妈”
在青海湖的中央有座叫“三块石”的孤岛,没有淡水,没有遮蔽物,寸草不生,据西北方向的鸟岛20公里,离最近的岸边也有10公里。但这里却是斑头雁、鱼鸥等众多鸟类的天堂。
为了拍鸟,他曾6次登上“三块石”孤岛。
“每次想起那群斑头雁,就看看照片。”照片中,一群小斑头雁围在背靠帐篷的葛玉修身边。这是葛玉修第二次上岛,上岛前,他曾与人约定,第七天再来接自己。就这样,为了拍摄鸟的镜头,他独自一人在岛上驻守了七天六夜。
“当时那里没有任何通讯信号,几天没喝过一口热水,没吃上一口热饭,强烈的紫外线晒得手、脸脱了皮,鸟粪经常溅满脸、脖子及全身,跳蚤咬得浑身痒疼。”葛玉修回忆说,上岛的第二天午夜,狂风骤起,青海湖上巨浪冲天,所带食物和生活用品被卷走,所剩无几……
“我当时穿了一双普通的双星鞋,岛上的乱石多,鞋子磨得掉了底儿。”葛玉修用塑料袋把鞋和脚绑在了一起,穿着独一无二的“掉底鞋”完成了拍摄计划。
有一天,葛玉修发现了几只离群的小斑头雁,救下了它们,给它们当起了临时“妈妈”。
他把甘蓝掐碎,一点一点喂给它们,“小家伙很可爱,很通人性,我走到哪儿,它们就跟到哪儿。”他坐在那儿,小斑头雁就上到他腿上甚至怀里。
到了第七天,准备上船前,他把小斑头雁们送到了巢区边,离开时,它们跟在了他的后面。“把它们送回去,就又跟了过来”……往返两三次,小斑头雁们依然扑在他的脚周围,依依不舍。葛玉修落下了眼泪,再次把它们安放好后,急忙跑回了船舱。
据葛玉修介绍,6次上岛,他拍下了斑头雁、鸬鹚、渔鸥、棕头鸥等多种鸟类、无数张照片,让世人熟识了更多鸟类,看“鸟”的同时,也记住了他——青海湖“鸟王”。
他拍下了第一张普氏原羚的照片
葛玉修与普氏原羚的第一次碰面,是毫无预见的一次“偶遇”。
1997年11月,葛玉修与朋友前往布哈河口拍摄天鹅,路上看到7只排成一线跳跃狂奔着的褐黄色动物。
“这样美的画面当然要记录下来!”他拿起相机,及时摁下了快门。殊不知,正是这张照片让世界见到了普氏原羚的真容,他也因此成为国内拍摄到普氏原羚的第一人。
“当时,普氏原羚的数量仅有200余只,比大熊猫的数量还少。”葛玉修补充说,青海当地人称之为黄羊或滩原羚,而国际上称之为普氏原羚。
“20世纪初,普氏原羚广泛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等地,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一些人为因素,这一珍贵动物仅存于青海湖周边地区。”葛玉修说道,1996年和1998年,普氏原羚先后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列为危级动物;1999年,《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将其列为极危级动物。
自从接触到普氏原羚后,他就爱上了青海湖边这些跳跃的精灵。“这些精灵非常机警,拍摄必须在清晨它们经过的地方潜伏等候。”为此,葛玉修经常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高原清晨潜伏,冒着随时被狼群攻击的危险,一等就是两三个小时。
为了让更多人加入保护普氏原羚的队伍中,他撰写了《救救我吧,普氏原羚的呐喊》一文。他建议赋予普氏原羚一个中国名字——“中华对角羚”,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支持,现在“中华对角羚”的名字越叫越响。
此后的他一直致力于这一濒危动物的保护,高度关注其生存环境,向国家有关部门提议建立“中华对角羚专属保护区”。
如今,中华对角羚的种群数量已由之前的200余只增长到近3000只。而葛玉修也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中华对角羚之父”。
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2014年,葛玉修退休了,但他反而更忙了。
“我想把我拍摄的野生动物照片展示给大家看,想把照片背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多年以来,葛玉修带着自己的摄影作品课件,深入学校、企业、机关、部队,足迹遍布北京市、湖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举办环保公益讲座近600场。
他也因此先后获得“感动青海人物”“最美青海人”“绿色中国年度人物”“中华宝钢环境奖”等诸多奖项和荣誉。
为了拍野生动物,葛玉修很拼命,曾经三次“狼口脱险”。
“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家,而是一个野生动物的欣赏者、沟通者、保护者,背着的‘长枪短炮’只是我与野生动物沟通的桥梁和工具。”20多个春秋过去了,葛玉修当初的摄影小爱好,变成了今天的环保大责任。
他把生态摄影照片作为宣传环保理念的工具,把每一次的环保公益演讲作为扩大环保志愿者队伍的重要沟通渠道,把每一次的荣誉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他的脚步越来越稳健,他的生态环保理念为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支持。
“摄影是窗口(我眼中的世界),是镜子(作品中可以看出自己的全部),人们讲‘影像从心’,摄影拍的是自己的灵魂!”葛玉修说,20万幅照片,见证着青海珍稀野生动物的变化,更记录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点点滴滴。
现如今,69岁的葛玉修已近古稀,但仍用镜头记录着野生动物世界,仍然奔走在各大讲堂,追求着人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