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郊斜村人,战国时代著名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他因治水,创建奇功,尤以他和他的儿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了基础。
那时,秦国攻占巴蜀,蜀国成了秦国的蜀郡。
蜀郡地处平原,盛产粮食,岷江又穿流而过,成了秦国征战其它国家的军粮供应地。
公元前280年,秦将司马错出兵楚国,因为从成都出发还得走一段陆路才能到达岷江码头,粮草供应不足,军队行进缓慢,便产生了一个念头,就是让岷江河道改为经过成都。
这个任务就落到了蜀郡郡守李冰的身上。
李冰先用三年时间,听取民众意见,考察岷江水情,制定治水方案,决心要把岷江江水引入成都。
岷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从雪山滚滚而下,水势湍急,而且是旱年无水,洪年泛滥。李冰治水的关键,就是要选择好治水工程的位置。
他把工程选择在山地和平原的临界点,工程的名字叫“都江堰”。
在修建都江堰过程中,李冰遇到了一连串棘手问题,首先是要凿开玉垒山。
那时,还没有发明火药,不可能用火药炸开缺口,只能用锤子日积月累一点一点地凿。由于费的时间太长。他想出了一个法子:先在岩石中间凿一个深槽,再往里面放进大量木柴,点火烧石,石头遇高温开始发红、膨胀,然后再把冰凉的江水浇在滚烫的石头上,石头热胀冷缩,全部爆裂,民工再去斧敲锤凿,让工程进度大大加快。
八年之后,终于凿开了一个20米宽、40米高、80米长的缺口。就像一个瓶子的开口一样,李冰叫它“宝瓶口”,把凿出来的这一堆石头称为“离堆”。
为什么要凿开这个缺口呢?他说,他不但要把岷江江水改道成都,而且要把岷江水分流到东边,这样才能减少西边江水的流量,岷江才能不再泛滥;东边也因有了江水,也不再干旱,这就成了李冰治水的重点。
让岷江分流,必须修筑大坝,修筑大坝必须要有稳固的坝基。可是在湍急的河流中修筑坝基谈何容易?于是,他又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就是利用竹子,编成一个个很大的竹笼,民工再把卵石塞进竹笼里。然后再用渡船运到江心,投入江中。
竹石笼越积越多,越积越高,自然就把岷江江水分成了内外两个分流,内江是改道成都的引水河,被迫流入“宝瓶口”。外江就是岷江原来的河道。
这个拿竹石笼筑成的分水堰,露在岷江外面的堰头部分,远远看上去像个大鱼的嘴巴,李冰就叫它“分水鱼嘴”。
岷江的江水被一分为二,由于东边的内江又窄又深,西边的外江又宽又浅,所以枯水季节,大部分河水进入河床底的内江,使成都不再缺水;水量大的时候,多出来的水就流入江面较宽的外江,方便了农民浇地,这种对江水的自动分配,调节了内外两江的水量,做到了既防干旱,又防水患。
为了更好地保证两江的水量平衡,李冰又在“分水鱼嘴”和“宝瓶口”的中间,建了一个溢洪通道“飞沙堰”。
“飞沙堰”也是用竹笼装卵石筑起来的,是一个较低的大坝。堰顶修到合适的高度,当内江的水超过“宝瓶口”能承担的流量时,多出来的水就会从“飞沙堰”翻过去,自行溢到外江,确保了成都平原不会受到水灾的侵害。而“飞沙堰”之所以叫做“飞沙堰”,是因为它还有“飞沙”的功能,岷江水从雪山携带砂石滚滚而下,如果流入内江就会堵在“宝瓶口”。有了这么一道工序,水流再下来的时候,会在这里激起一道漩涡,水中的砂石就会顺着水势被抛入外江。
有了“宝瓶口”、“分水鱼嘴”和“飞沙堰”这三道程序,到了公元前256年,李冰一共用了十四年时间,终于建成了都江堰。为了保证都江堰的良好运行,李冰还定了一条维护制度:就是在“宝瓶口”分流出来的内江河床埋了一个石马,每年清理河床淤泥时,一定要清理到石马的位置。同时,每年还要调整“飞沙堰”的高度,使它既能飞沙又能分洪。这种维护制度,一直沿用到如今。
都江堰建成后,岷江内江的水滋润了成都平原,百姓们纷纷开挖大小河道,用来灌溉农田,使成都成了蜀郡的富庶之地。百姓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在都江堰的渠首修建了二王庙,用来祭祀。
李冰病逝后,葬于洛水镇旁的章山上,被后人尊为川主。在洛水旁边的高景关和洛水之间的地段关口两侧后人修建了大王庙和二王庙。
李冰自汉封侯以来,唐宋元清历代追加封王,每逢春秋二季,朝廷派遣地方官员到解州郊斜村家庙祭祀。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为李冰陵园题字。
我为运城曾有过这样一位著名水利工程专家而高兴!为都江堰驰名于世而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