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母为两角和子女为第三角的三角结构,其稳定的一大要素在于作为家长的父母十分重视教育子女,子女愈是生活在家庭教育与社会积极影响相一致的环境氛围中,家庭愈是充满和谐美好而有追求、有目标的快乐气氛,这样的父母子女关系堪称“金三角结构”。
一对年过半百的农村夫妇,全家十四口人,四代同堂,尽管人多花费大,却不惜花钱,全力支持孩子上学。他们想:“我不识字,瞎活了一辈子,现在让孩子们睁开眼睛,多识几个字,将来好为社会做点贡献。”为子女接受学校教育尽义务,做家长的想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其追求是与社会的希冀和需求是一致的。父母结合后产生的第二代,使婚姻具有显而易见的社会意义,孩子出世,为父母带来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创造的活力,有子女的夫妻离婚率比无子女的家庭离婚率要低很多,很大程度与“第三角”的存在使父母这两角关系得以稳定有关。大凡幸福家庭,夫妇都在儿女身上表现出共同承担教育、抚养直至送儿女为国家出力的责任心。在不幸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往往显出冷漠、疏远、忽视责任或迁就、宠爱、纵容等无视教育的共性。
社会现代化,正与日俱增地渗透到社会细胞——家庭之中,现代意义的幸福家庭,夫妇本身的思想、心理、智能、知识,首先要适应新的时代,这样才能在高层次上教育子女认识和适应现代生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具有新的时代色彩,其三角结构不仅稳定,而且能顺应潮流,更新内容,求得更大的协调和稳定。
有位工程师的妻子,早年带着五个孩子,从条件优裕的上海来到大西北伴随先期到达的丈夫,原因之一是她孤身一人担负不起教子成才的重任。他们调在一起后,在子女教育上配合默契,几个孩子果然相继成才。这个家庭显然属于夫妇配合型,他们坚持“家庭是教育子女立志成才的第一课堂”的观点,作为父母,他们为孩子倾注心血,熬白了头。他们还认识到儿女上了大学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而是对他们和孩子从更高的水平和层次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在这些家庭,教育子女是充分体现父母自觉担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职责的天平。幸福家庭里,谈论和实施对孩子的教育,成了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夫妇增进感情、加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共同信念的阶梯。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产生和睦平等的人际关系。同时,由于有了共同的语言,一家人有了共同关心的焦点,人人为新一代的成长、进步而欢欣鼓舞,这样的家庭必然有幸福的氛围,有与时代和拍的节奏。
揭开幸福家庭的奥秘,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确是其一大要件。特别在一些有着现代人观念的家庭中,注重教育已不仅是父母尽义务,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其子女在教学相长的气氛中共同为社会进步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