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是所谓一国之主的皇帝,西汉才子贾谊将天子喻为“天下之首”,其下则是臣僚组成的阶梯,平头百姓便是阶下平地。封建法制正是维护和巩固这个“阶梯”社会的,皇帝站在社会等级之上,因而拥有生杀予夺的终裁权。这一来,皇帝的一切都成了举国注目的事,“万岁”或皇后死了,因其有九五之尊的地位,丧事也必须天下举哀。规定国忌日,其间停止所有喜庆活动,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借此表现对主子的忠心,儒家倡言的礼教渗透于国忌日的活动中,人们从中能看到封建法制同儒家思想的密切关系。
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国忌休务”一事,唐代国忌日,停止公务,公职人员不得饮酒聚乐。《唐律疏仪》规定:“诸国忌废务作乐者,杖一百。”元稹的辛夷花诗曰:“缚遣推囚名御史,狼藉囚徒满田地。明日不推缘国忌,依前不都花前醉。”用诗记载国忌日不理讼事,在唐诗中是仅见的。官曹不能“决断刑狱”,原因是国忌日不能料理公务。法律因国丧而相应改动审判程序,封建帝王的意志的确是统治阶级意志的最高体现。
那么,官吏该干什么呢?《唐会要.忌日》说:“其京城及天下州府寺观,国忌行香。”各州府官员都要到寺院道观设斋焚香,宋代仍沿用唐制,可见国忌行香也法律化了。不过,宋代在“百司坐曹决狱”方面,却允许与平日一样,但既是“修务”,当官者又何尝不趁机堂而皇之的休假呢?
国丧期间,除执法及娱乐方面有特殊规定,对穿着也要严格要求。清康熙年间曾发生一起轰动朝野的“国服”公案,洪昇完成惊世之作——传奇《长生殿》后的次年即康熙28年(1689),某日因所谓“国服未除”(是日乃佟皇后丧葬期间),“非时演唱”《长生殿》,洪昇被弹劾,遭国子监除名,当时观看此剧的不少官吏也丢了乌纱帽,有诗为证:“可怜一出《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
国忌日,时间只有那么几天,却同样靠律令控制,同样体现了封建法制在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社会中所起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