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后门”是群众创造的俗语,字面意思告诉我们,破“门”而入办人情事,主动权多少在“走”的人一边。后来,渐渐地,不但后门连前门、侧门,举凡“门”之所在,仗着有“门”的权柄,都横在紧要处,不管你“走”“不走”,非向“门”而揖,所谓留下买路钱。人们于是又创造地将此弊端称之曰:不正之风。
不正之风,当然是邪风。社会被邪风袭击,就会出现许多病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每有愤激的、忧心忡忡的发言,多与揭露和呼吁纠查此风有关。至于街谈巷议更是早已啧啧有声。原因就在不正之风愈刮愈烈,群众希望堵死此风,又担心堵而不死,邪风四起,把好端端的安宁世界,弄得如枚乘形容公子被邪气入侵的那种种神态及结果:“惕惕怵怵,卧不得瞑”,“精神越谍,百病咸生。”
不正之风肆虐,说到底是赵公元帅“一夫当关”,行业利益和个人私利第一,心中岂有他哉!现在上下声讨,不能说没有大战邪风,但有的“门”官自查自纠,变得油滑,成了自遮自溜,也非妄评。君不见一些“门”里人振振有词“自查”,雷声大雨点小,露出几个窟窿,却很快用补丁遮盖起来,纠不动,查不了,最后溜之大吉。老百姓最怕走过场,被糊弄;不正之风呢?倒真因此“走”了“后门”,倒更邪火。
现实的问题其实表现普遍而严重,按照规章制度特别是法律,人民群众只要是正当的合理合法的诉求、需要都应该得到理所当然地解决;而事实上,许多事都需要求人,这“人”如果乃贪腐之辈,你就得给这“人”好处,即使如此,有时候“提上猪头还找不着庙门”!群众只求能够办成自己的事,不得不心甘情地愿“掏银子”,尽管知道这么做属于“不正之风”,又无可奈何。一个社会如果听任“不正之风”泛滥,必然出现许多病态,文明社会需要的正能量、正气、公正、公平又怎么得以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