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零后对青春初期的回忆
【前 言】
回忆,
仿佛一次次不期而至的泪,
让贴紧的灵魂充满活力。
温柔而向往未来的期待,
演绎着短暂的渐行渐远的快乐。
鲜活的、模糊的,纷纷涌到枕边——
色彩、声音、气息......
这是仅存的一本高中三年级下学期日记(1960.1--8)。自小学起我渐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可惜1960年秋离家去北京上大学后,那些用大大小小的本子装载的小学至高中二年级的生活内容,经家中多次的清理已无影无踪,往昔生活的遗存——日记、修汉丹铁路时办的油印小报、作文本、第一次发表诗文的小册子、毕业证及奖状等等都不知去向,同时逝去的是少年和青年初期的岁月。
回头看,其实只要如实记述亲历的生活,都让人有重温和再认识历史的味道。如今,一晃到了曾经被自己视为遥遥无期的花甲之年,春节与在武汉当教师和退休的双胞弟仁江在电话上说起,只有惊异于我们竟都步入老年的无可遏制的笑声,一种难言的无奈,顿时蜂拥的无头的回忆,陷入对人生的沉思。
我还清楚记得,在小学迎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写作文想象未来的我是怎样的人。那时,上街,连中学生都被看作距小学生很远的目标。后来上初中了,又同样如此看高中生,再后来仍然这般看大学生、看社会谋生的所有人,真不知三十、四十......以及老之将至是怎么一回事,仿佛会永远跳动在鲜活的青春里。在武汉33中高中毕业前夕,团支部根据我的建议,在武昌蛇山抱冰堂露天舞场搞了一次“二十年后在何方”的班级活动。二十年,当时以为是个天文数字,每个同学指着铺在地上的一张用粗线条画的祖国地图,猜测各自的未来,将在哪里工作、生活?最后相约二十年即1980年后到北京相会!这自然与二十年这个悠长的时间数字一样,一起让我们遗忘了或遗失了!
当1976年10月结束一场空前的民族噩梦后,书禁打开,读了《重放的鲜花》,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后来又看同名电影,我都止不住落泪,这才深深地为自己无可挽回的轻易度过了的青春年华而伤感。时间在前进,无情岁月将一个人带过他的一个又一个十年,直到一生的终点;毫不留情地将一代又一代人抛向深不可测的时间黑洞。于是,我也是六十出头的人了,退休后最容易做的事,大约便是“回忆”,重新倒回自己的历史隧道——一条被历史和现实决定了生存环境及构成环境的一切你所见的人和经历的生活,而统一于已去时空的人生轨迹或者生命的历程。你没有遇见雷锋、张志新、焦裕禄等等时代确立的人格标本;你无缘与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人物、决策人物共事或者恰巧相识乃至得以改变你的命运或者生命轨迹的人物;你没有经历战争、遭遇罪犯;没有卷入湿手粘面式的人事漩涡;没有被爱情、家庭烦心甚至被抛弃;你也没有进入时尚或优秀人物的生活圈,没有取得属于时代的话语权;并且你实际上从来没有特别的、特殊的人生经历......但这并不等于你不可能遇见,这一切都充满偶然性,因为一个人根本不能选择“应该如何”的环境(包括家庭、出身)和一个个具体环境中面对的人,所有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你有怎样的生活圈子,决定了你人生阅历的特点和局限。然而,环境和某个人不可能命定地塑造你的个人形象,人无法选择已经存在的环境和人群,却可以选择自己应有的品格和尊严,你只能是你这个人。
时间残酷地将任何人和事不断地甩向昨天,历史的大风大浪即使再剧烈无边,我以为都不能淹没一个人的精神形象,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我们一定能够从过去时中辨出自己被称之为人的印迹!
“我是谁?!”
这不朽的命题,正是时间永恒的疑问,更是历史对每个人精神或者灵魂的拷问!
2002.12
1960.元旦 做什么样的人
迎接六十年代,办板报,全班同学在教室跳集体舞。自动摆成两个圆圈,内外舞者轮流转圈,每次流动遇到洁时,我们手拉手会心地笑起来,也许这就是青春的气息吧。
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读《真正的人》,这篇随笔写得非常好,分析对待困难的不同态度:意气风发,干劲冲天,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眼睛朝上,消极等待,有困难视而不见。同样面对困难,为什么态度如此不同?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发挥,人应该成为自觉的人,“孩子们,不要害怕现实,不要向现实低头,你们来到这世界,不是为了服从老朽的东西,而是创造新的有理智的东西。”(高尔基)读龚同文《谈百炼成钢》,思想改造就是出渣出钢,不同的人,头脑里出渣的程度是不同的。渣,总是有的,没有渣则没有新陈代谢,也就没有了生活。既然如此,就必须积极地出渣,以延年益寿。百炼成钢道破了思想改造的秘密。
1960.1.4--7(星期一到星期四)学习集中攻关
响应学校号召,全体同学集中来一次突击学习活动!团支部进行了动员,几分钟就把所有人的激情燃烧起来,一场从未经历的攻关开始了!过去我们参与大跃进、大办钢铁、勤工俭学、去工厂、农村劳动、街头文艺宣传等等;而今天提出的则是集中精力、时间来一次学习攻关!班上第一次这样热气腾腾地议论学习,运动带来又一种欣欣向荣的局面。谁说45分钟只能按部就班地上课?如果以往有攻关的一半干劲,恐怕早就出现像今天这样的景象了!
许多走读同学扛来行李,吴武英、李叶梅、张淑贞几位女同学历史地第一次住校。清早,李叶梅操着上海腔的武汉话喊:“睡得几舒服啊!”这是紧张而新鲜的生活,从早5点直到晚11点,置身学习的枪林弹雨之中,只有早锻炼、课间操、课外活动是最宝贵的休息时间。
5号,没有人迟到,物理第一章攻下了,4分(注:当时学习苏联,实行五分制)以上达37人。下午,现场宣传,出战报,开展战地广播。我虽疲惫不堪,眼睛尤其难受,但知道这是一次攻克学习难关的战斗,刀山也得上,同时,还要兼顾宣传鼓动。攻关一天得到的知识较以前几星期学的还要多。报上登了武汉团市委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的决议”,令人振奋,考虑攻关后即系统安排,如何学,学以致用?如何用,用以思学?晚,用6分钟考理论,成绩非常好。经过十多分钟演练,果然在第四节演算时取胜,全体上校长室报喜。
6号,转入攻新课阶段,由于消灭了3分,同学们信心大振。黄贻凤由2分一举登上4分。实行三带一,即3位获5分的同学带1位低分的人,深夜全面突破薄弱环节,终于人人过关!俄语当堂教9个单词,结果95%的人掌握和巩固,这正是多快好省的总路线精神。我们互相祝贺,一种互相关心的温暖使人感到新的人与人的关系。陈玉芳、何秉洁、黄光龙等等,都是我构思中的小说人物,应该尽快将攻关中的感动反映出去,因为攻关实际上指出了普通中学提高教学质量和贯彻总路线精神的途径。
7号,新课巩固,测验后连4分也只剩下15人了。环境是人来改造的,张占武一组开始人心不齐,普遍学习成绩差,采取只要有一点新的表现便表扬的方法,后来他们树立力争上游的思想,最后满堂红,将经验介绍到学校。他们说:“现在从早晨5点到晚上12点也不乏,心里总是快活的!” 下午,全校小总结,我班上台送了喜报。晚,现场会。各组讨论对群众运动的认识,从自己的角度谈个人与班级在这次攻关中的变化。大家发言激动异常,各小组写决心书时,我喊道:“谁先写好谁先送校党支部!”当即四五位组长嚷:“我们写好了!”经过四天四夜的集中攻关,每个人都感觉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这为我们高中时代最后的冲刺积蓄了动力!
1960.1.9 星期六 继续攻关
攻代数,颜老师同我们形影不离,教学相长,大家说很容易就搞清楚了许多问题,那种单枪匹马只顾自己的独立论可以休矣!一天中,几乎没有人离开教室。也有人相反,攻俄语他做物理,别人争分夺秒,他喊要午睡。人问他看什么书?他气得吼:“问什么?别耽误我学习!”
晚,团支书王元忠拿来团市委学毛著决议,是夜难眠,越想越兴奋,“机器不擦油,必定要生锈。人不学理论,思想要落后。”
1960.1.10 星期天 学毛著
考虑组织学习毛主席著作,成立三个组,吴武英(校团总支委员)、王元忠和我(团支部宣传委员)各带一个组,每周人人写一篇心得。穿插时事政策的学习,实现“教育群众化,教材现实化,形式多样化”。
1960.1.11 星期一 入团鉴定
起草《高三(4)班团支部对黄光龙入团鉴定的决议》。晚,支部大会,实为全班参加,会上,先指出黄过去存在的问题,1、对待先进与落后同学的态度上,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错误观点;2、有“唯成分论”思想;3、当个人集体间利益冲突时,有时不能正确处理。所以两次鉴定没有通过。其后的五个月里,不仅对上述问题有了正确认识,而且行动上表现出可贵的进取精神。平日“见困难就上,见落后就帮”,受到同学们普遍好评。最后全体团员表决通过,要等团总支批准后,从1月11日计算团龄。会上气氛严肃热烈,看见了一双双渴望向黄学习的眼睛。散会后,许多人不肯离去,有许多心里话想说。
1960.1.15 自杀
消息迅速传开,高一(2)班一名学生自杀!这是一起严重的事件,错误与死亡二者绝然不同,死亡,是全部否定,再不会有肯定的结果;错误,不过是暂时的否定,其实现转化具有革命的意义。对这个问题缺乏认识,陷入怀疑、悲观、迷信,最后熄灭了生命的火焰。这件事说明学生中应该进行“人生怎样才有意义”的教育。
1960.1.20 星期五 临考
很快就可以看到这次攻关的作用了,考试在即!过去学习只为应付考试,放松了为谁学习的教育。现在,应该把对学习正确的认识变成科学。紧张的攻关过去了,留在心中的印记是战斗的开始。
1960.1.23 星期日 小资产阶级
最近考虑较多的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点。我想有如下表现——
1、强调个人兴趣爱好,过高估计自己的成绩; 2、只听别人对自己的赞美,对“问题”关门主义;3、惧怕思想斗争;4、需要阿Q式的精神安慰; 5、对别人的优缺点漠不关心;6、忽冷忽热,风头来了唱高调,风头过去昏昏然;7、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8、怨天尤人,胸无大志;9、人云亦云,见风使舵;10、爱面子,讲义气,无原则。
对人最可贵的是及时指出他的不足,出于真挚的情感。
1960.2 —3.5全班参加汉丹铁路劳动
根据湖北省委、武汉市委指示,为了进一步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力支援丹江水利工程,要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办法建成汉丹铁路,武汉市委决定武昌区参加完成第一步工程——即汉口至六里铺段共82公里,要求在三月底前突击完成。 二月最冷的日子,我们33中高三毕业班全体参加了汉丹铁路前期筑路,仿佛从一个遥远的地方带着说不完的感受归来,同学们经过集体艰苦战斗的洗礼,相互关系更加亲密。所有人的作文都写筑路中最难忘的人和事。这次同大家一样劳动,我还担任全连战地宣传员和办筑路战报,每天不论多晚,都要写稿、刻蜡板,记录战斗场面和同学心声的小报成为自己最珍贵的纪念品。
记得返程的小火轮,在汉水行驶了大半天,下午上岸。我们精神抖擞,排着整齐的队列,昂扬地唱起我们自己的“打夯歌”,“拿起那个夯来往前走哇——喔,呦嚯呦嚯哟——哟!哟嚯呦嚯嗨......”每个人走在武昌汉阳门的大街上,都十分得意,极力炫耀着我们这代人的精神面貌。这次筑路,前期挑土为主,后期重点是夯实地基,四个人一组飞起手中的绳子,让夯石起落舞动,简直是世上最愉快最有创意的事,我们轮流根据当时景象随口编词,不知不觉就完成了当天的任务,常常放下夯竟有些念念不舍。我们投身火热的建设潮流,奋不顾身地证明了青春是最美好的人生!
(附言)这与今天即将参加高考的应届生的生活截然不同,那个年代没有高考大会战,只有劳动大熔炉!一个时期一个活法,也许很难评判出谁优谁劣,孰是孰非。
2002.12
【附.1】这经历对当时的中学生来说,实在太难忘也太难得了。后来直到文革时代的学生才被安排去了农村,绝无像我们那时(都是18岁左右)突然离开大城市,毫无准备地到了一个极其艰苦的、真正顶风餐雨的环境,从来不曾挑土的肩头硬是压出一块肌肉,漆黑的夜晚在泥泞里翻跟斗,和着被雨淋湿的衣服在稻草上不但熟睡而且几乎无人感冒,那可以说是我们那一代空前绝后的一次与天斗其乐无穷的壮举!今天简直不可思议,因为那正是地地道道的寒冷时节,没有人因为参战特意购置保暖衣物,那时的人命硬得很,好有板眼哪!
我双胞胎弟弟仁江许多年后,将精心保存的《汉丹线上的武昌人》的书送给我,那上面有他写的《夺土冲锋赛》、诗《夜战》、《战歌》,也有我的一篇通讯《突击队长王元忠》,还有同班王干一的《生病的日子里》、诗《雨中一女将》,重读这本久违了的、根本以为永远不会再见的小册子,令我欣喜若狂,那上面的记载都是自己真正付出青春热情和全身心努力的作日重现,所有的往事显得是多么火红啊!他还保存了《武汉市中学生大炼钢铁诗选》寄给我,那上面也有我的一首诗:《星星眨着惊讶的眼睛》:星星眨着惊讶的眼睛,为什么地上出了太阳?月亮穿过薄薄的云朵,以为自己走错了方向。不是太阳降落到地上,是高炉的铁水光芒万丈。 2007.5.1
【附言.2】重新整理过去的日记,回想那个年月,学生除了读书,劳动占有相当比重,即使是高三毕业班也不例外。高考在当时并没有被摆到特别重要的地位,我是1960年夏参加高考的,考前没有专门的复习时间。社会、家庭,谁也没有把高考看得怎么了不得,所以在这种淡化的气氛里,参加汉丹铁路劳动,成了格外光荣的事。当年筑路的艰苦劳动,至今想起来仍怦然心动。1960年参加修筑汉丹铁路的高中毕业班战友们,你们现在好吗?
2007.5.12
【附言.3】2022.4.12,胡正丽给我发来一篇汉丹铁路劳动的回忆—— 现在社会上对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高中生更是连寒暑假都让学习给挤掉了。然而在五十年代末的那个特殊的岁月,我们的高中生活则是在多次劳动中度过的。记得修汉丹铁路是在高三下学期,正月初二出发,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那时的我们还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每天天不亮就从驻地出发,干到深夜才收工。南方初春的天气又潮又冷,小雨绵绵不断,路又滑又粘,摔倒了爬起来还齐唱:“跌倒算什么,爬起来再前进!”我们修的是涵洞,从堤下挖泥挑到堤上。一路小跑。从堤上往堤下望去,红旗招展、锣鼓掀天、如火如荼,挑泥大军婉如一条条龙在飞舞,尤其是晚上,非常壮观。为抢进度,每天都挑灯夜战,半夜回到驻地棉袄都几乎湿透了,这其中有雨水、有泪水、也有汗水。未成年的孩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超负荷的劳动,好多人都发烧、呕吐、拉肚子……大约一个月后,我们才完成任务。回到武汉一个个又黑又瘦,浑身是泥,背着个脏行李卷,走在街上,引来众多路人注目。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对他们讲这些经历,有如天方夜谭。
1960.3.5 筑路归来
今天,继续鉴定,感到每个同学的进步和变化,特别是陶宏年,争先发言,积极迈开人生高昂的一步。青春火样的激情炽热起来,参加筑路使个人与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事业联系在一起,我们来到一个生活的新起点。
1960.3.10 星期四 学毛著小组
学习毛主席著作核心组成立了,首先是革命理想教育,既然是一个马列主义普及运动,就要确定普及的第一步。全体团员开现场会,当我看病回来,王元忠激动地对我说:“这一下团员的心热起来了!”吴武英笑得合不拢嘴:“都沸腾啦!”我高兴极了,大家都来学,共产主义所必备的精神条件就成熟得更快。
今天学文件前开了简短的“学习毛著进军大会”,柳树楷最积极,他是校团总支委员,应该做出表率。记得以前还同他有过一次长谈,吴武英在场,我认为他革命意志衰退了。当时,不知怎么想到杜鹏程的长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中的梁建,一个革命意志衰退的形象,我心里感觉沉重。
有位同学在筑路“思想小结”里说:“当自己喊出第一声时,感到把‘我’这个字忘掉了,为了给同学鼓劲,那时什么犹豫都没有了!”支部有意识将学习与筑路行动联系起来,而真诚地表示要认真投入学习的人,恰恰也是在筑路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我的同桌胡正丽就如此。说到她,立刻又感觉那个风雨夜的互相鼓励,我们每一步都陷入稀泥浆,从工地返驻地的一片漆黑中,随时可能摔跤,我和她顶了一块雨衣,两人手挽手摸索着前行。在特殊的境遇中,同学间的情谊和温暖足以战胜一切困难。
晚自习,参加高三(2)班学毛著诗歌朗诵会。黄光龙激动异常,说:“我以为他们根本比不上我们班,听了才知道比他们差了一大截!”的确,我们还缺少像他们一样的大活动,缺乏促使全班人一起行动的力量。
1960.3.12 星期六 去工厂
响应号召,向工厂送决心书,人人须上台当众签名。分工我组织表决心、诗朗诵,叶盛健负责写决心书,宣传组其他人张丽英、陈平安、李道华、鲁昌益、湛洪钧布置会场、出墙报,李燮槐向工人献诗,陈玉芳报幕。余建国、刘器、张丽英、何秉洁、王干一、胡三青、胡正丽演毛主席颂歌诗剧,晏建章、王伏元、湛洪钧、吴武英等大型渔鼓,黄良生、周介金、黄光龙、万文天的汉丹筑路打夯歌。同时,每个同学给工人准备一份礼物。这次活动,既是向工人阶级学习,又是送毛著到工厂的好机会。相信一定能留下难忘的记忆,促进集体更大的变化。
1960.3.14 签名大会
布置会场,我拟了标题——“大变特变决心根本变 人红事红誓夺满堂红”,“借工业东风,面貌大改观”。首先要求干部喜气洋洋,向同学们传达并造成一股大变的气氛。果然,像迎接问世的新生儿,涌起期待和喜悦之情。座位三三开道,中间是主席台,红纸上写“我决心以实际行动确保任务出色完成 签名者——”,出现高中三年来最热烈、最激动人心的场面。黄光龙上台宣读倡议书,干部带头喊口号。宣布表决心后,就有十多人争先恐后地上台。所谓形势,实则是人与人相互关系美好的方面突出表现的汇合。下了战斗令后,开始签名,教室里出现一条龙,有人打趣地喊:“不要粮票的站队啰!”“喂!前面的签名不要绣花哟!”张淑贞快乐地嚷:“看哪!大块头(黄贻凤)插队了!快挡住她呀!”
晚7点,全班到齐,事前联系学校附近的新光厂,他们对我们非常欢迎,这个厂创造了武昌式织布机,区上为此出号外、开现场会。为搞好下厂宣传和演出,我们所有节目排练到10点。
1960.3.15(二)晚,雪 工厂演出
从早8时到晚10点半,值得记忆的一天。去工厂前,全班看演出,上午显得忙乱,主要是诗歌朗诵动作不够大胆。下午预演,这次借的演出服十分漂亮,节目编排多有创造性。晚,正式进新光厂,有个小台子,台下可坐二百多人。我们从准备的三十多个节目中选出16个表演,铜乐队奏《东方红》后,演出了一个多小时。合唱、舞蹈、对口词、渔鼓和打夯歌都赢得热烈的掌声。演出刚刚结束,我们又迅速赶回学校,礼堂内早挤得满满的,其他班都演出了,就等我们了,大合唱、打夯歌上台,反应强烈,都称赞我们高三(4)班——行动快,变化大,有板眼!
1960.3.27 星期日《赤胆红心》
看电影《赤胆红心》,生出无限感概,血与火的交织,沉痛的教训,艺术的魅力,使人置身波浪般剧烈的思想斗争中,右倾机会主义者以刘天佑为代表,消极动摇,涣散军心,口口声声“糟得很”。今天有右倾思想的人不也可以从中看见自己吗?历史证明一个真理:毛泽东思想是一切胜利之本。电影院里效果强烈,即使一个红领巾也在骂刘天佑“卑鄙!可耻!”这次组织全班看电影,有人反对说:“学习这么紧张,哪有闲心看电影?”还有人叫:“我拿不出二角七分钱”,但他花一元吃蛋糕。
1960.3.29 星期二 下厂效果
两次到工厂参观,首先是团员活跃起来,团结一致带动了全班,进入高三最后阶段,要不要集体活动?如果一味各自埋头学习,我们这个集体还有什么值得留念?同学间应该亲如手足,既严肃又知心。支部决定在团员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尽管到了毕业前的最后冲刺,没有及时的思想工作还是不能保证学习取得最好的成绩。安排学习《反对自由主义》。
1960.3.31 团员整顿
这几天都是中午12点40分团员开会,出现团员“人人关心同学”的新气象。这也影响到团外,黄炳坤(华侨)主动起草对团员整顿的支持信,12人签名。杨华胜第一个响应,并提出在团员外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支部立即讨论这一新动向,黄老师说:“一定要自觉自愿,是吸引而不是去组织。”这时传来外班魏斌甫入党的消息,王元忠说应该以全体团员的名义写封祝贺信,最后推举周正道执笔。
1960.4.2 评价
评比中看到各自的成绩和个人优缺点,大家说我有股顽强的学习精神,勤勤恳恳地为同学服务,一心想着集体,能创造性地工作,有的人甚至还对我表示感谢。个人的历史是他自己创造的,站在高处看自己,仿佛将“我”置身于事物发展的冲突中,已然是一个“演员”,看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个人融入向前发展的事业,就不会有孤寂和空虚感。
1960.4.4 学科小组
开展各门功课学科小组研究活动,以提高学习质量为中心迎接高考。分了政治、文史地、物理、化学、俄语、数学六个组,分别制定钻研课题。我们每个人应懂政治,有文化。新的十年,文化革命和技术革命将席卷所有角落,学制由12年缩短至10年,小学生要学代数综合运算,牙牙学语的毛娃子也要讲外语,课本内容灌注现代营养。新的十年,青少年赶上用现代文化科学思索人类生活。城市人民公社、幸福大院、街道工业、公共福利以及全面安排人民群众的经济生活,人们将越来越体味什么是共产主义生活方式。
1960.4.17 户部巷 未来在哪里
队伍经过户部巷,所有人都放慢脚步,贪婪地扫视着这里的一切,惊讶、赞美,每一块门面都引起我们的议论,“万人蒸汽灶、开水炉、迷失小孩问询站、零售店、幼儿园、儿童宫、文化站......”新鲜事物让人目光应接不暇。共产主义社会文化物质生活,始于社会组织最底层,昔日囿于狭隘的生活圈里的家庭主妇,走在前面,被旧思想束缚的老太婆积极加入公共服务的行列。我们今天有幸穿过这条迅速改变面貌的小巷,给面临高中毕业的一代人以有力的刺激,鼓励我们去努力适应新时代的新的需要。 团支部在我的建议下搞了一次想象未来的活动,我们到蛇山抱冰堂露天舞场,每人事先写了各自的志愿,然后轮流在地上画的大地图上,形象地表现出来。未来地址在哪里?相约二十年后再相会。对于我们青春期的一代,时间感并不强,说十年、二十年都觉得十分遥远。当一位同学在地图上画出未来的工作和地址,大家就哈哈大笑,议论纷纷,评论他的理想,人人都开心起来,显得非常活跃、动情。个人的历史只能一笔一划地写,时间随时随刻毫不留情地流逝,如果多想想这个过程的意义,对别人、对生活有什么价值,必定备加珍惜这过程的每一分秒,使自己的人生过程迸发灿烂的光彩,眼前情景令我浮想联翩。
1960.4.26 星期二 扫除电盲
班主任黄老师传达校党总支的指示:三天攻下无线电关,扫除电盲,课间听叶书记的动员报告。同学们喜形于色,有的人蹦起来。决心书、务虚会一下子铺开。家有矿石收音机、原材料和相关书籍的人无保留地带到班上。中饭后,全班出动,袁光鑫拿来十几本书刊,湛洪钧献出矿石收音机鼓励大家拆卸,胡志炎讲解到嗓子沙哑,沈厚德、叶盛健冒雨去借回8个电子管。下午,我们成功地装了6部矿石收音机。如果人人以求知识、攀科学高峰为生活的主要内容,岂不是与我们追求的共产主义又进一步?
晚,听吴明道老师的无线电课,又传达了李书记的两封信。长春、哈尔滨现在自动化程度达80%以上,无线电控制蔚为风气,如旅店从开门到睡觉熄灯都实行电控。接着,全班奋战至11点40分,我已掌握了矿石收音机原理和安装。
1960.4.28 安装
下午,做三灯高放。高三(1)班向大礼堂扩音无线电控制进军,高三(2)班攻主动电铃。在全校汇报会上,书记让大家再看远一点,在教学、工厂、厨房等方面搞些尖端。
1960.4.29 星期五 游行
武汉30万人上街,我们亦在游行队伍中。南朝鲜人民在血泊中站起来,李承晚垮台了!我亲爱的受苦受难的南朝鲜兄弟姐妹,这一天终于来临,中国人民为你们欢呼!
1960.4.30 快要大考
离大考只有80天了,大家思想波动更加剧烈,肖庆声、丁雄、杨洛山说不敢遐想未来,“真可怕,过了一天少一天,感觉好像还没有学什么!”近来,班上照相成风,余建国打扮得漂漂亮亮,相片看像个女孩子。
写总结,历史选择你挑这副或那副担子,你就得愉快地挑起来跑。人在一个时期必定受一定的限制,所作的举动是当时的历史现象。如果这个人关系民族、国家的进退,那正是一种时代的现象,一种反映或者一个教训、一种必然性。
1960.5.3 约法三章
五月是备考突击月,早晚锻炼抢时间,文史政地当吃饭,数理化学如小说,俄语变成口头禅。5点起至晚11时,人贵在不死的精神。
1960.5.5 睡意浓
从来没有如此疲倦,睡魔讨债了!睡吧——不能睡——睡?!两眼疼痛,有烧灼感。
1960.5.6 反盗窃
开展以反盗窃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这可能是毕业班最后参加的一个活动。起因是学校发生盗窃事件,破案后竟然就是我校学生所为。
听说被评上武昌区模范共青团员,让写自我介绍,写什么?讲什么?似乎无从下手。为同学们做一点事却获荣誉,令人惴惴不安。
1960.5.9 分析盗窃行为
分析偷窃行为的思想基础,个人主义视享乐为最高追求,毫不顾及社会和他人利益。真正的人应该在与为公利益而奋斗的集体紧密联系中成长,只有集体主义精神才能铸造高尚人格。偷窃是唯利是图、损人利已、危害社会为前提的贪欲的表现。这次被公安局抓走的两名学生就是如此。我着重思考集体主义和人格问题。
1960.5.10 准备大会发言
全校要开对偷窃和损人利己行为的批判大会。
我们憎恶享乐第一、个人第一、名利第一的思想行为,因为这类思想行为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极端化,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格格不入。个人由颓唐堕落走上犯罪道路,其教训深刻,十八岁青春时代理应放出光和热!
晚第二节自习课,团总支书记熊荣雷找我,说党总支书记朱达义要我准备以红与专和批判个人主义为题大会发言。尽管这是对自我革命的一次促进,但临到动笔,头脑空空如也。回家写到12点半,没有成效,睡下反倒构思出一篇东西。
1960.5.11 大会发言
为十分钟发言,又整整写了六个小时,今天睡了午觉,真舒服啊。
下午体检,大家对我非常关心,谢球盛(华侨)不时问我检查的情况。但中途不得不赶回学校,全校正在集合,批判偷窃和个人主义的大会就要开始。我临场一点也没有心慌,一口气讲了四十多分钟,感到越来越顺畅,还有不少掌声。下来,李道华说:“对立面树得好,一正一反,有分析,有揭露,有启发。”柳树楷老远就喊:“陈仁川,你的‘报告’有分量!”
支部决定在班上也开一次批判个人主义大会。
1960.5.12 报考与心态
越来越临近大考,还是我自己的一句话——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听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道题,仍然有时间参与班级工作和社会活动。近来,议论艺术院校提前招生,杨汉雄说要考省戏校专门从事创作,说他的一个剧本“写第三遍了,结构比较好,有的同学看了也这么说。”让我帮他找几个人读读。和他最接近的刘朝芬好像也有考戏校的打算。刘器具有艺术细胞,一口响亮的普通话,而且会弹钢琴,他的理想是北京电影学院。在操场遇外班几位,都要考“中央戏剧学院”。袁光鑫认为他必须当演员,说读了许多关于表演的书籍。
批判个人主义的主题班会,实际是谈对高考的想法。一些同学说“自己出身不好,对考上大学不抱希望”,“如果当老师又不甘心”;有的说“要么考上了不得的大学,当专家、权威人士;要么考文科搞创作,名扬天下。”;“既然都说考师范好,‘人类灵魂工程师’,为什么还要动员?!”我自己也没有当老师的准备,要报的志愿是哲学、外交、图书馆,对地质、考古也感兴趣。有人认为我应先考艺术院校,代大家体会一下高考,回来给同学们介绍,这建议倒给我一种触动。
1960.5.18 星期三 现代作品
好久没有认真看现代作品,特别是大跃进以来的。今天翻了几篇,如同走进百花园,心情舒畅。这些作品,以一件事为中心,是高速度思想的闪光,公共食堂、社会主义福利事业、城市人民公社等正在萌芽的新生事物,都在喜悦中流出笔端。
准备国内外时事材料,每周一次向同学报告。
1960.5.20 声讨
首都三百多万人上街声讨美国破坏四国会议,估计武汉也会有百万人游行。这就是我们的时代,一面是壮美;一面是丑恶。作为六十年代的第一代青年,绝不能碌碌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爱别人胜于爱自己,相互才有公爱,而不仅仅限于几个人的私爱。“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的报道意味人类生活的新动向。
1960.5.26 报考分类
下午报高考类别,统计仅3人报三类、4人报二类。
今后基本以个人自由复习为主,我似乎并不紧张,隐隐感觉一定能考上,不过言谈中从未流露这种自信。许多人希望我考中央戏剧学院,因为提前招生,试一试未尝不可,考不好还有后来的一次高考,这意味参加两次高考。只是不知道考中戏需要准备什么?自己其实不过看了几个话剧而已。
1960.6.4 升学问题
突出表现在二类,犹豫不决的有黄贻凤、胡正丽、陶宏年、张立行、李叶梅等12人,集中了升学问题上的各种思想表现。《长江日报》公布了统考规章,一阵风刮过来,同学们纷纷喊:“报第一类去!”
1960.6.5 自我鉴定
三年来,基本沿着党指出的方向前进,显著的表现在:1、初步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能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关系;3、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毛主席著作,运用于帮助同学分析问题,从客观事实出发了解和认识事物;4、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能够自觉地学习和工作。严重缺点有:1、思想工作存在急躁情绪,忽视艰巨性;2、对工作、对同学有时缺乏冷静的分析,想到就做有随意性。
1957年9月入学(高一)后,那时中学生不搞“反右”,但开展了“消毒运动”,自己主动清理不正确的思想,受到极大震动,从此注意慎重考虑自己和别人的问题,严肃对待各项政治活动和工作内容;同时有了使别人生活得更有意义的积极人生观。 【注】今天总结四零后的幸运,即57年没有赶上。当时,我们刚考入高中,正是一年级。不参与反右派,不知谁想出一个清理思想的所谓消毒运动,人人过关,检查各自的问题,对某些同学还写大字报揭发其言行,只批判不处理。以后又参加勤工俭学、大办钢铁(记得1958年去白沙洲运焦炭,长江边星星点点都是土高炉的火光,时时闻着焦炭窑发出很浓的煤烟味。风雨交加,人困马乏,我们一行六人一边拉一边睡,而车居然还挪动着。醒来都大笑不止。在江边休息时,议论共产主义会是什么样子?回校,广播响了,向运焦队伍致敬,准备了热气腾腾的红糖姜汤。)修筑汉丹铁路等活动。10.24 我被提名武汉市红旗青年,评上武昌区大办钢铁宣传标兵。 11.10 分发第一批苏联高中生来信,黄老师给我的是萨拉托夫的一位女学生,叫塔玛娜,从此有了异国朋友。思想从单一的学校空间走向广阔的社会天地,感受了大跃进以来高速度发展的现实生活,看到了作为六十年代第一代青年人(我们都在18岁左右)的美好前途。2019.12.17
1960.7.9 星期六 中戏的考题
这些天糊里糊涂,过得好快,连考中央戏剧学院的经过都有些恍恍惚惚,自己的精力仍在准备高考。据说武汉三镇报考中戏达两千多人,最后能收几个只有天知道。
中戏笔试题——
一、默写并解说毛主席《蝶恋花》(游仙)这首词(评分占30%);
二、作文(两题全作,评分占70%):
1、写一首短小的政治宣传诗,主题思想为“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
2、谈谈我喜爱的几首新民歌。
考题并不难,应该有把握。接受面试,考官系一位教授(戏剧文学系廖可兑先生),问我看了哪些作品和演出,我列举了七八个,其中有老舍的《龙须沟》,问我对老舍剧作的看法,当时像来了灵感,讲了一通老舍对普通人的关怀在戏剧中的表现。平日其实很少考虑这些内容,可能是不经意间的积累吧,出门时廖先生微笑相送,猜想或许有几分希望。虽然考了一回,但没有时间对家人和同学讲亲身体会。
今天,袁光鑫、刘器和我一起,他们像算命先生对前途猜测一番,从假定结果寻找安慰,北京电影学院收多少人,用15个地区平均,如果上海收2个,北京多一点,那么武汉会有几个?复试为9人,袁、刘都在其中,不知为什么算来算去都心慌起来,感到形势不妙。
7.19星期二 准考证
反复看高考准考证,一生未必能有第二次。
准考证——学校名称及报名号 武汉市三十三中 3014
湖北省高等学校1960年招生
准考证
照片 姓名 :陈仁川
考试地点:武汉市33中
选考:俄、英、语
加试:数学
考 试 时 间 表
7月20日星期三 上午 7:30--9:30 语文(甲)
10:00--11:40 语文(乙)
下午 3:00--5:00 政治
7月21日星期四 上午 7:30--9:30 物理
10:00--11:40 化学
下午 3:00--4:40 外国语
7月22日 星期五 上午7:30--9:30 数学
10:00--11:40 生物 历史
备注 报考理工医农类的考生不考语文(乙)
(背面考试须知:报考哲学、财经、经济地理等专业应加试数学
7.21 星期四 决定命运的时刻
高考从7.20开始,今天是第二天,然而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下午,考毕俄语回家。许久没有动过抽屉,等待姆妈叫吃饭的空儿,随意拉开看看,不料一封信映入眼帘,竟是中戏招生组要我商谈录取一事,赫然写着:你已被录取,请速来面谈......啊,这将决定自己今后究竟以何种事业为人类作出贡献!最近,对能否录取并没有多的考虑,但心底还是有些念想,自己实际水平到底是什么样的?这些天全力以赴投入普通高考,一个多星期没有趴到家里桌子上。姆妈说:“以为是一般的信,等高考后再看也不迟。”听了信的内容,她高兴不已同时觉得耽误了儿子的大事,十分懊恼。俄语考题中有“又红又专”的中译俄,我的想象成为现实,自己应该如高尔基说的,做一个大写的人!
我迅速赶到艺术学院与中戏赵健老师见面,他热情地欢迎我考入戏剧学院,说:“不过,你要考虑,如果发录取通知书,普通高考的成绩就不计算了!”当时没有犹豫,表示同意到中央戏剧学院。随即,他就将一份录取通知书给我。想到正在进行的高考,自己却胜券在握,不免欣喜万分。但我仍然觉得,应该坚持考完明天的数学,希望看到高中时代最后的成绩。自己得以参加两次高考,感激姆妈将“信”“耽误”,否则在高考前得知考上中戏,也许说不定放弃普通高考。
1960.8.6 星期六 晴 三十周年
下午看《铁窗烈火》,尾声无力,但张少华形象鲜明,面对先驱者有羞愧感才有新的力量,有的人尽管照相漂亮生出几丝得意,却对前途绝望,团员中有人拒绝参加组织生活,有人主张“人民币挂帅”,他们会怎么想?晚,看《新世界的节日》,加映《志愿军凯歌》,欢乐沸腾的五十年代,全球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想到1979年,新中国诞生三十周年,我一定能为戏剧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善于珍惜和使用有限生命去完成建设者的艰巨使命,是言行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
8.7 星期日 晴 东湖——最后的聚会
清晨,是我们在东湖畔劳动时仅见的一次日出,清新、灿烂、振奋,充满活力的感觉,像映着朝霞的湖水,荡漾着,起伏着,燃烧着,自愿参加这次劳动的最后聚会的高中同学们,异常兴奋,大家被眼前美景陶醉,都喃喃地说什么,谁又没有说出声。
太阳从东边尽头冉冉抬起,红光铺撒开来,仿佛来自一个阔大的炉膛中喷薄而出的火苗,一会儿大地万物在光的波浪里欢腾了。这时,仰望湖边不远的那目光深邃、表情严峻的鲁迅塑像,我问自己:“先生此刻在想什么呢?”“旧的、老的都已死去了......”而我们这一代又该用怎样的行动证明的确拥有辉煌的前途?附近,多情的依依垂柳边,老年人悠悠然地打太极拳;新的、年轻的同时在他们身旁成长。人们走着自己的路,目标不同就走不同的路。
晚上,同学们沿着湖滨石径,轻松愉快地唱着一首首抒情歌曲,《深深的海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友谊地久天长》、《小路》、《三套车》、《哎呦,妈妈》、《三个姑娘春风满面》......纠缠着心底的千言万语,黄光龙忽然对我说:“你将来一定要写我们的高中生活!”
8.9 相对无言
结束东湖劳动,与洁同乘公交车回家,因为普高还没有发榜,想到我们竟要分别,心里难受得很,又说不清该说的话,相对无言,要分开下车前,我们才相互约定多一些见面。她比我提前到站,望着三年来越来越熟悉的背影,难言此刻的心情。
8.10 星期三 《悲壮的颂歌》
晚,看《悲壮的颂歌》,同袁光鑫一起,他说:“这是我们最后在一起看剧”。
对于苏联戏剧电影,我们这一代都情有独钟,与苏联高中生通信更加深了这样的感情,只是通信太麻烦(不但费时间,发一封信的费用也太大),随着高中生活结束,多半就随之淡没。“我从列宁那里来,满脑子都还是他给我的印象......正好娜丝嘉在那儿弹吉他,难道列宁是为娜丝嘉这样的人活着吗?”生活中总是崇高与卑贱同时存在,为着把旧世界侵染的人转变过来,我们应该继承列宁的事业。回家后,心绪依然留在剧情中,强烈的悲剧性又带了“颂歌”色彩。列宁坚信未来的光明前途,在生命垂危时,他却说:“我的情绪非常好”,这句台词显示了真正的悲壮和剧本的艺术实质。
8.11 星期四 等待
今天值班,守门,毫无意义。毕业生不再碰书本,都对高考结果猜测再三,等待发榜实在难熬,我却成为此时此刻最轻松的人。一些同学打小工消磨时间,等待录取如同等待宣判。
8.13 星期日 晴
上午,团员紧急大会,动员节约布票,全国党团员都如此,没说的,可是我到今天连自己一年有几尺布票都不知道,不会当家,将来怎么建设和管理国家?
8.15 星期一 毕业生开会
上午,高中毕业生听朱达义讲什么,不外是上什么学校都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接着回班讨论,我破天荒地一声不吭,不然,你说一通,人家会认为你考上了中戏跑来唱高调。
晚,《马路天使》。
8.16--19 晴 再次劳动,池塘边
虽然大学发榜对于我已经没有意义,还是处在新的激动中。为了等待发榜,度过难捱的日子,16日去首义门外农科所农场参加劳动,全体团员和陶宏年、杨经福,这是我们自发安排的最后一次集体活动。人人猜测即将公开的谜底,难免有些忧心忡忡。同学们朝夕相处三年,如今要劳燕分飞,眼里话里透着伤感。
中午,我去池塘洗两件小衣物,那是一个静寂无人之地,四周柳树轻垂着枝叶,听得到断断续续的夏虫叫声。忽然有人笑着说:“哎!给我吧。”我知道是洁来了,平日我们相互从来没有喊过名字,我说:“好像叫不出口”,她说:“就叫‘哎’!”于是,我们坐在一起,她一边洗,我们一边说话。我认定她和李道华能够考上北京,一起同行那是多么幸福啊!
8.19 终于发榜
终于来临!我想到高尔基的《海燕之歌》,来吧!我的高中伙伴们一片呼叫,每个人的心要跳出去了!中午,烈日当头,同学们围成一圈,一一念榜,啊!在场的人全部考上了,我们欢腾雀跃,令农场的人羡慕不已。
何秉洁——中国医科大学
李道华——中国科技大学
他们的结果真的被我猜中了,我甚至比他们更兴奋,最后由前来送消息的李书记证实,我们高三(4)班共8人考上北京,另几人是——
刘器——北京电影学院
陈平安——清华大学
湛洪钧、叶盛健、王伏元——北京钢铁学院
加上我(陈仁川) 中央戏剧学院
还有王干一——上海戏剧学院
我班高考成绩在同年级名列前茅。
下午,再也没有人午睡,大喊:“走!摸鱼去啰!”晚,畅谈通宵,这是我们人生命运转折时刻,前面美好无限,人人俨然是一个大学生了!
8.20 毕业生大会
高中毕业生最后一次大会。生活好似漫野蒸发着的春雾,腾腾上升,充满青春的气息。同学们互相留下临别话语,这样的活动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我们以“六十年代第一届毕业生”的名义全班合影,开了最后一次联欢会,彼此交换纪念品、送照片。留言中都写到这样的赠言——我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我们热爱生活、赞美生活、我们创造人类历史最光辉灿烂的事业、离别令人依依不舍、但离别是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下午看《阴暗的早晨》,知识分子经历了血水里泡三次、曲折复杂的思想改造过程。我们前面尽管是广阔的天地,后来的思想改造必然是会如这部电影揭示的一样,要在阶级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发生。
临别几位同窗写赠言,选几则——
丽英:愿你有诗样的理想,火般的热情,用你辛勤的劳动,使我国社会主义戏剧开放绚烂艳丽的花朵!
道华:当我揭开这新的一页,一切都给人新颖的感触。因为我们的时代是新的,是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时代。我们为此而感到欢悦和骄傲,让我们从心灵高唱赞美的诗吧!但愿我们不会苦恼,从元旦笑到除夕,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份事业中,扫荡渣滓,共同建设共产主义天堂!
经福:相处三年之今日,即要各自奔向新的岗位了,预祝你在新的专业中获得优异成绩。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会很快加入中国共产党。
华胜:离别之际,不免有依依难舍之情,回忆往事,要谢谢你的帮助,今后要不负你的希望,早日加入共青团组织。再会时,共呼同志。
秉洁:即将分别的时刻,无数话语涌上心头,但拿起笔却不知从何说起。三年过得真快,将要分别,不免感情有所留恋,但我们的思想和心灵是连在一起的。生活两个字,如你说有不尽的赞美,但只有与周围人建立深厚的友情才不会枯燥乏味。希望今后互相通信,互相帮助,做个红色的战士、真心的朋友。【注】7.25写,那时还不知道要一起去北京。
贻凤:在这分别的时刻,我立刻回忆起短短三年,你给我的许多帮助,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新一代青年,生活是多么幸福!祝你在新的岗位,雄心壮志得以实现。让我们经常联系吧!
球盛:永远跟党走,把我们的一切贡献给—人类最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永远做红色的战士!
8.21 买车票
上午与秉洁、余克盛(33中毕业,考取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过江买北京的火车票。特快11.80元,26号20:00。只要24小时就到盼望已久的首都了!买了车票,心情变得复杂,对眼前的一切多了一份亲切感,离开熟悉的城市,既新鲜又惶恐。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时有这样的问题挂在心上。
在秉洁家遇陈平安、张立行、鲁昌益,陈平安考上清华,任何人都没有想到。这次武汉33中高考成绩不错,五六十人出省。
8.22 团的关系
今天是我入团四周年,同秉洁到汉口团市委转关系。我们在一起亲如一家,自自然然,如果只能是友谊,那也是世上最纯真的、永远知心的朋友!我深信学生时代需要这样的有情有义的友谊,在一起的日子充满春天般的温暖。
8.23 与李叶梅等同学一起
与秉洁到李叶梅、黄贻凤等同学处,李是我印象好、特别愿意接近的上海姑娘,黄一直以大姐自居,说她喜欢我这个小弟弟。袁光鑫在给我的照片背后写:“二十年后在何方?”他是我无法忘怀的人,愿他有好的归宿。
姆妈整整为我收拾了三天,行李全部整理好了。对居委会的好些委员笑着说:“没有女人一切都不堪设想!”
买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精装本,仁江在里面写了些话,这本书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中戏面试时,问我看过哪些书?我就说到这本书和自己的看法。
8.25 为同学送行
与仁江在长江边桥头留影,重走长江大桥,这是我和他出娘胎以来第一次真正的离开,他考在武汉,姆妈特别高兴,四个儿子总算有一个守在身边。同时,父母一致认为他上师范今后当教师那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回来,我们用二胡、笛子合奏《友谊地久天长》。
晚,与秉洁、胡三青、李芳送杨照典上车。杨三年来,同我比较接近,但自己对他仍缺乏深入了解,他遇事总是犹犹豫豫,似有心事又不说出来。他数学好,爱短跑。车轮滚动的刹那,心里一阵发紧,难舍难分之情啊,相见何时?人生在这种时刻才觉着活着的意义。回来去武英家,没说几句,她就哭了。她是我工作中亲密的战友,平日无话不谈。看她活泼、直爽,好像没有忧愁。今天发现原来她在家的精神状态并不好,她说只要回家就感到压抑,与父亲经常发生冲突,主要是思想的、观念的。一到班上,就有了精神,感到在一个温暖幸福的集体中生活。同她告别,我分外难受。回家路上,感到人生每一次离别也许都将是一次成熟。
8.26 星期日 晴 离开武汉前夕
临行的上午,再过八个小时就要离开生活了十三年的武昌(在重庆出生,5岁随全家到武昌)、离开我从未远离的父母亲人,回忆变得令人留恋,青年的心境闪闪发光。秉洁说她自己感情含蓄,然而她的确对人热情,亲切,如果这次不是同行,我想一定会控制不住泪水。再过十年回头想想今天经历的每一分钟都是最可宝贵和最美好的,正是从那每一点时间里放射的每一点火花,凝结、积累。爆发了大跃进的热潮,人,在这迷人的呼啸而至的潮流中,更加高大地站起来。我总是在朦朦胧胧中想象未来的人,他们会做什么?会说什么?刘白羽散文中描述的新世纪早晨的主题,将是今后反复思考和渴望的现实。
下午三时半离家,吴武英、吴元钊、王元忠、沈厚德、胡三青、陈玉芳、李芳、袁光鑫来送行,终于同秉洁一起踏上北去的列车,8月28日,将亲眼目睹伟大祖国心脏的壮丽、感受她的跃动!
8.28 大哥在北京站接我们。
8.29 大哥领我们游天安门广场、颐和园。
8.30到中央戏剧学院报到,送秉洁到北大,彻底结束我的高中时代。
【附件】 遥远的年代——六十年代高中生的跨国友情
陈仁川
每当听到苏联或者俄罗斯歌曲,总是突然要想到我心中的她——塔玛娜,你好吗?你在哪里?
也许,这根本就是必然要被遗忘的往事;可是,我还是不经意间会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那个在当时苏联萨拉托夫的女中学生。她的照片,单人、大二寸(那时,这样规格的照片,令我羡慕不已)。看见她照片的人,都会说你的塔玛娜太严肃了!的确,没有一丝笑容。但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径直向前、两边嘴角微微翘起,给人正直、勇敢、坚定的感觉。我那时也是一名高中生,相形之下,觉得自己一副很幼稚的样子。
记得是在1959年底抑或是1960年始,班主任、俄语女教师有一天上课时,兴冲冲地说,现在你们有个最好的学习机会,中苏两国高中生可以一对一地通信,我们班如下同学作为第一批参加......不久,班主任给我一封信,“这就是你的苏联朋友!”她说。同学们一下子围过来,抢着将这封信拆开,大家被信上漂亮的俄语书写吸引住了,同时,出现一张似乎与她17岁不那么相称的单人照片,“好像太成熟了”、“是不是共青团书记”、“同已经工作的人一样”,同学们这样议论。回家后,我反复看照片,想象她的生活、她的家庭。甚至,憧憬有一天在我从小就神往的例如莫斯科同她见面。
从此,尽管每个月只通一封信,我每天都会牵挂这件事,日夜盼望着她的来信。渐渐班上这种通信越来越多,就像展开了一双双友谊的翅膀,把我们全班和塔玛娜所在的班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要哪个同学接到回信,立即发出一片欢呼声,而最感到兴奋的就是等着寄来什么礼物,那大多是明信片、糖果纸、画片之类,只要有一样东西,我们便大呼小叫,兴奋不已。然后,对着俄语字典,尽快翻译出来,读给大家听。回信时,也是全班的事,有时,某个同学找到一篇什么,拿来叫写信的人参考。我记得自己就把当时俄语杂志上关于“三面红旗”什么的抄了不少。
塔玛娜几次通信后,能够按照我提供的中文单词,写几行如:亲爱的朋友陈仁川、收到你谦逊的礼物我非常高兴、你好吗等等。我知道了她父亲是火车司机、母亲是儿科医生;她的理想是当一名大夫。她在不多的关于现实的描述中说,她和她的同学“知道不少中国的事情,知道武汉长江大桥......”塔玛娜给我寄的明信片,最让人羡慕的是一张上面有一个提书包的女学生,那个书包可以打开,随即出现一个折叠的克里米亚风景照片,成了我在同学间得以炫耀的礼物。
她的信和每一件小礼物一直被保存得好好的,上大学后,曾经多次成为同学们欣赏的对象。那个年代不管国际国内发生了什么,中国人始终对苏联人民有一种天生的好感。塔玛娜和我的通信中断,也许有当时的某种因素,可我坚持认为是由于我们都面临升学考试的缘故。不过,真正开始大学生活,恰恰是那个五年间(1960--1965),客观上已经不可能重温中、苏学生间的精神往来。然而,当时的中央戏剧学院偏偏还是有俄语课。因为,中国话剧无论剧本、表演基本上承袭苏联的一套。这正是自己心中仍然能够珍藏“我的塔玛娜”的原因。
1965年9月,我大学毕业分配到甘肃。一年后,那个令世界颠倒的“革命”席卷一切角落,自己有幸被打成“反革命”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把现实的严酷性。结果,自己吓唬自己,将“我的塔玛娜”从书面上消失,那些紫色墨迹的俄文信件永远灰飞烟灭,我做了一生最愚蠢、最胆怯的事!值得庆幸的是,还是保存了她“表情严肃”的那张大二寸单人照片,面对我的懊恼她一定是用她那锐利的目光进行着拷问!
“ 塔玛娜”——这其实在我的心中,是一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走过来的中国人独有的苏联情结的符号,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没有也不可能中断这样的记忆。如今,当我问“塔玛娜,你好吗”,难道仅仅是问当年那个萨拉托夫的高中生吗?
塔玛娜给我寄来单人照片,可是我并没有个人的相片,不得已只好将我和双胞胎弟弟的合影回赠,妙处是“双胞胎”算一个可以让人好奇的理由。
塔玛娜——这张大二寸从来信中一露面,就引起全班同学的惊讶,她显然比实际年龄成熟,大家议论她一定是团支部书记了!
那时候无论是谁与苏联朋友通信,每一次回信都会让我们所有人欢呼,课间最大的乐趣便是传看来信,同时一起找字典翻译。对信中的任何一件礼物——明信片、邮票、照片乃至糖果纸、剪来的画片等等,都让我们久久欣赏回味。只是那时中国的中学生无不囊中羞涩,仅仅寄一封信的邮资就需要将一个月所有能凑的钱全部投入。我曾好些天不吃早点(武汉人无法回避的“过早”),为了异国友谊呀!
(附记)2010年底,央视举办中俄两地寻找亲人的活动,其中就有一对通过书信结识产生爱恋并相互等待达数十年之久的朋友。今天,我最感遗憾的是,文革时未能保留达玛娜的信件,唯感欣慰的是她那漂亮的俄文书写同那二寸单人照片的形象都深深地铭刻心底了。 2011.1.11
紧握的手再不想松开
——记60届高三(4)班同窗第一次聚会
1997年10月21日,是60届高三(4)班部分学友重新聚会的日子。;离开母校各奔东西,三十七年后终于“第二次握手”,重逢的时刻让人激动不已。
来自兰州的陈仁川、鄂城的谌洪钧和在武汉的李道华、王伏元、叶盛健、吴武英、胡三青、张丽英、刘器等九位同窗,在武昌首义路小天地酒家欢聚一堂。彼此都已鬓发斑白,相见的瞬间都注视对方被生活的风雨蚀刻的面容,但片刻的陌生感迅即冲洗一净,青春岁月的纯真依旧。席间,全班同学的名字、经历,被一一询问,传递信息,恰如《再相逢》这首歌中描述的一样:“当年一声再见,我们匆匆走散,脸上带着微笑,却转过含泪的双眼。已经不会迷恋,几乎忘记从前,突然有些慌乱,相约就在今天。十年(可改为三十七年)换一刻,无言的瞬间,不说人生不说钱,只有几个名字,重复多少遍。”
回忆1957年9月——1960年8月间武汉市33中的学习生活,大家沉浸于许多令人难忘的往事,尽管那几年恰是当今社会提及最少、文艺作品几无反映的年月,然而沉淀在记忆的情景仍弥足珍贵。同学们积极投入诸多社会活动,炼钢筑路下乡收割、文艺演出体育竞技,内容无不丰富多彩。学习上互相促进,严格认真,甚至通宵攻读,各门功课都受到重视,人人力求又红又专,全面发展。虽然“左”的东西已刻下负面的痕迹,但那时的精神状态、奋发向上的追求及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志向至今还是心底闪光的积存。
中餐后,学友们兴致勃勃乘车到青山王伏元的新居,继续畅谈各自的生活。张丽英在校时,曾因父亲被错划右派而精神抑郁;今天的她则是一位值得骄傲的母亲,三个孩子都是博士。刘器从电影学院毕业在改革开放时改行仪表工业,竟然成了一位精通业务的工程师。毕业于钢铁学院至今坚守在冶金战线的谌洪钧、叶盛健、王伏元,都是企业技术骨干和部门领导。老班长李道华在武汉大学任教,当年是班上文艺演出的组织者,他的夫人正是善舞的同学陶宏年。吴武英、胡三青刚刚退休,过着平静安逸的晚年生活。忆及街头宣传、下乡进厂演出,无不流露眷恋与深情。长期工作在大西北腹地的陈仁川,这次回来只为实现和学友相见的心愿,是啊,“几缕思念到天边”,短短的一天,谁能说得清其中的酸甜苦辣?
夜幕下的江城,一派灿烂灯火,晚宴上大家相约多一些再多一些见面,至少在武汉及周边的同学能不断沟通信息,一起回母校团聚。告别时,大家依依不舍,一切都在变,而共同拥有过去的高中时代不会变,美好的年轻人的经历永远有迷人的光泽。
这一天,我们的合影更将是永恒的纪念!
1997.11.23 于兰州,该文刊在《文华中学校友通讯》
(然而聚会后的几年间,那次见面的同学中吴武英、刘器、叶盛健去世了。人啊,珍惜活着的时刻吧!2020.5.18)
博客上的对话——
胡正丽 2013.3.1
嗨!老同学,还记得我吗?在百度搜索其它,偶见你的博客,居然还有我们高中时代的记录,高兴之极。我们夫妇现在天津退休。希望能在邮箱见。
陈仁川
真是惊人的喜讯,你好,同桌的你!我希望很快看见你和李燮槐夫妇的邮件。感谢网络世界让我们——1960年夏毕业的高中同窗在53年后相见!在老年还能赶上高科技的快车,是你我之万幸。我一直注意寻找高中、大学同学,结果很失望,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在网上踏出足迹。高中同学能与你联系上,已超出想象,张丽英、胡三青,1997年在武昌见了面,那一次同学相聚,我写在高中日记后面了。李叶梅,很想一见可惜没有如愿。高中三年级的日记,希望你有空在其博客下留言,补充你的经历和感想。我们这一代浮光掠影没有多少自己的声音,得靠自己说话也就是给自己留言。
2013-03-03 胡正丽
真该感谢这高科技时代,太快捷了。我们已逾古稀,要好好珍惜以后的日子。
陈仁川
太让人高兴了,我们作为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一代,现在还活得好好的,而且都有了第三代。你还记得吗?毕业前我们在抱冰堂全班畅想未来,那时认为二十年后是个遥远的日子,结果我们后来一鼓作气走过了五十多年!回头看看,时光雕刻了一代人,虽赶上改革开放,但熬过文革十年,我们能干事时,年轻人眼中的你我却廉颇老矣!但我们不后悔,任何时代都会有自己的牺牲,往事更多地留给我们后代无法复制的独特的经历。 我又一次感叹网络世界的奇妙,似乎天地变得非常小,小到触手可及,终于迎来同桌的你,用“惊人的喜讯”实在不过分。在你出现之前,也是通过博客,联系到当年四清时跟在我屁股后面奔跑的两位女孩,如今都是退休的人。她们仍然是从我的博客得知:我与半个世纪前的高中同学并且是同桌的你在空中见面了,还发邮件来祝贺!今天感谢电脑这根红线牵手,来之不易,再不可中断!
我从2006年有缘电脑后开了博客,主要想把所有的日记写上去,回忆使自己不断走过往事,拿高中说,尽管只有高三年级一年的内容,隔一段时间看看,也会激动,所有的同学电影似地映在眼前,我的脑海往往出现他们的身影,往事并不如烟,都真真切切地令人感到亲切、温暖,甚至激情万分。因为那个年代的高中生比现代青年单纯昂扬得多。就说你我相处不就是如此吗?还记得汉丹的风雨夜吗?我们在泥泞中一身雨水,手挽手地从工地艰难地走回住地。相互关心和支持是多么纯洁啊!想起来过去的一切都变得美好,令人神往。
胡正丽 2013.3.6
感谢“仁川日记”把我们中断了53年的线索连接起来了,你的日记让那逝去了半个世纪之久的记忆又清晰、鲜活了起来。重温那些难忘的日子,心情很复杂:苦涩、无奈,但更多的则是兴奋。那时的我们简单、单纯,甚至贫穷,但较之现在双手不离“苹果”产品的中学生,我们拥有的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快乐。还记得吗?刚入学不久我们去郊区抗旱,规定不许坐公交车,我们背着行李走了20多里地才到目的地。女同学被分配到条件稍好的住户,而男同学的住处则基本与猪圈相邻,半夜猪跑出来拱竹床的事时有发生。记得有两个男同学不知何故在院子里挂起蚊帐就寝,不想半夜突降大暴雨,他们匆匆跑回屋,第二天早上我们看见的是挂在树枝上还在滴水的蚊帐……高三的春节还没过完,正月初三,我们打点行李去修汉丹铁路,几经辗转才到目的地。我们女生住在河边的老粮库里,晚上常有老鼠从房顶上掉下来,一墙之隔的男老师听见我们的惊叫声就用手电照一下房顶上的小窗口给我们壮壮胆。说是窗口,其实就是如同放老电影的几个小孔而已。我们睡在用黄豆杆铺的地铺上,我们离开那里的时候,地上的黄豆都发芽了。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修路挑土更是超重体力活。南方的初春正是多雨的日子,泥地用雨水一浇滑极了,摔跤如同家常便饭。我们每天在泥地上挑着与自己瘦弱的身体等重的泥土,从堤下挑到堤上,还不能停,因为是“一条龙”,不能掉队。短暂的休息就在泥地上睡着了。还有大炼钢铁,记忆最深的是到白沙洲背焦炭、用垃圾车拉观音土做甘锅、到汉阳挖废铁……最后把学校的铁栅栏都投到炼钢炉了。劳动占用了我们大量的学习时间,补救办法就是上大课,所有的同学全到大礼堂,一节课能讲半本书!别了,那逝去的岁月!让我们把最美好的回忆留存下来吧。
陈仁川
那个年代完全与后来不同,一切都在亢奋的运动状态,大多数人自然地显得左一些,且习以为常,但当时很有效,虽然事后其实忘得一干二净。综合一生,到头来真说不清那时候到底受社会和现实怎样的影响,都有何意义? 回顾往事,几乎都忘记了,只有模模糊糊的印象,高中生正在18岁左右,像当时所有人一样都被不停的各种运动、活动驱使,人人满腔热情投入其中,今天想来也说不清到底有几多价值?只是感觉那个时代特有的活力与憧憬,青春期的中学生似乎处于其前沿。回顾过去,如正丽说:“别了,那逝去的岁月!让我们把最美好的回忆留存下来吧。”
往事许多需要重新认识,心底被时间沉淀的记忆要一一挖掘,美好的感觉对晚年的我们尤其值得怀念与珍藏。现在想起高中年代,同学间有多少事是我们不知道的啊?!每天司空见惯的人,对他们有几多了解?往往凭着浮光掠影留下所谓“印象”“评价”,又有几分符合本来面目?然而这样看人待事简单化、概念化的思维,却是中国人长期固有的认识方法。
陈仁江2013.3.7
那个年代的中学生,大多充满激情充满理想,尽管那些憧憬如同画饼,也如地平线,可望不可及,但的确发自内心,与今天的中学生不可同日而语。人生短,岁月长。我们转瞬间都步入了晚年,可是那遥远的青春时代并没有烟消云散,不少记忆至今仍深藏心间。虽然我们的青春年代过于狂热,甚至荒唐,但走过了的足迹是不会磨灭的。那个年代其实是在为一个虚幻的理想奋斗,可是我们的青春却是充满了激情和向往。时间带走了一切,却带不走我们心底的记忆。看胡正丽珍藏的老照片,如读历史。青春无悔,青春长存。
2013.03-24 仁川
青春无悔,青年初期的经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对人生的第一次,就是历史老人家也不会指责,而是宽容地露出微笑。何况,我们本来就义无返顾、忘情地投入,谁会以为那时付出没有收获?每一代人都面临自己的时代和现实问题,所有的往事必定沉淀那个时代的内涵,今天很容易看出那个年代——20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高中生具有的特点,他们高喊青春万岁走向未来!正如我写的《突击队长王元忠》最后的一句话:朝霞迎面照来,显得一身光彩。
【后记】高中毕业恰是六十年代开始,我生于1942.9.11,上小学是从1948年开始,那时在武昌三道街二女师附小一年级,解放后即1949年9月后转到武昌十小。1966年曾被一伙红袖章滑稽地视为“十七年修正主义黑线”的代表和牺牲品,恰说明我是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代人。四零后,今天至少都在76岁以上,乃一波曾经起伏不定又归于平静的水。我们的经历,虽有过一系列政治运动,其中最大的莫过于文革,但绝大多数人基本平平常常地度过了大风大浪的岁月。我们恰好避过五七年,反右倾,在大跃进和困难时期正在高中和大学,不乏积极向上的冲动,多次以工作队员身份去改造农民,直到大学毕业的1965年8月似乎都站在社会正面为革命奋斗。从1966年7月起,全身心地投入运动,并没有受到特别挫折,尽管像我之类不多的年轻人在初期被工作团打成“反革命”,后来就因此平反后更加“革命化”,满腔热情参加社会派性斗争,自以为捍卫着无产阶级大业,执著地“高举”,自以为是无产阶级接班人。直到广大干部下放才意识到我们一代终归属于“改造”对象,从省城分配四面八方的“老广”,里面包括了四零后。不论带着工资分配到工厂、县乡,所有人意识到自己被改造才有出路。1970年后,全国基本安静下来,我们服从分配,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在新的下放单位工作、学习和结婚生子,过着似乎岁月静好的日子。只是他们基本都没有从事专业或即使有专业也无用武之地,就这样迎来那个“十年”的结束。
真正有了事业感,应该是八十年代起,然而都时在中年,全力拼搏不过十几年而已,真是心有不甘哪!回头看,四零后总的是幸运的,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悲大难,同学们同我一样,不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基本平安无事,同学聚会或老友相见,也都互道安康,晚年静好。但四零后应该说属于八九十年代各项事业的中坚,我们都奋斗过,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可以说,夕阳下的我们问心无愧。
我的日记可以证明这代人真诚、老实、本分、忠心。以日记为载体,应该是比较真实地记载了我们一代思考过、奋进过、消沉过、获得过、革命过,只要是按照生活本来面貌记载,日记是最好的最有说服力的时代、社会、人生的见证!
2019.12.1
曾经一起走过青春岁月的高中时代(1957.9--1960.8)伙伴们,自毕业后没有全班聚集,2012年我的同桌胡正丽从百度搜索发现我的网易博客后,取得联系,在她的操作下,于是有了她制作的高中相册,其中有母校——武汉市33中(现名武汉文华中学)1960年毕业前夕高三(4)班的合影,照片上写有“六十年代第一届”的字样。我们在回忆中写出全班54人的名字,然而其中已有多位同学不幸先我们而去!鉴于此,我(兰州)、正丽(天津)与仍在武汉的几位同学一起建议今秋来个“集结号”,实现毕业后全班第一次聚会,期待引出更多美好的回忆。终于在2013年秋天,有了十多位同学在武汉母校见面并旅游,度过了三天难忘的时光。大家相约再次聚会,2018年仍然由胡正丽发起,高三(4)班同窗在武昌辛亥革命广场集合,一起聚餐。然而我们都在七十五岁以上,今后从四面八方汇合的机会可能性不多了,临分手,只是一遍遍互道夕阳下的祝福。 2019.5.6(77岁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