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下这个题目,我心里一紧,这不是有抄袭之嫌吗?
一切要从我在上海的一次经历说起。我在上海带外孙时,外孙一入学,我的空闲时间特别多,空闲了就去逛书店。离上海康城小区最近的有一湘雅书店,是私人开的,我是那个书店的常客。这个书店门面小,里面的空间很大,书堆得很高,得站在木架子上看,给人的感觉是:未敢翻身已碰头。
书店里的书持别杂,有正版的,也有正版“兄弟、姐妹”的,还有部分旧书,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我浏览的是文史与文学类,和那些头发已发白的书友一比,顿时让我自惭形秽。人家看的是哲学、经济学、绘画音乐、医疗、建筑类的书籍,这样一比,高下立分,羞得我要怀疑人生。
一日,我见书店的老板娘捧着一本《创业史》在读,我问:卖吗?她说:卖!我又问:打折吗?她说:不打折,四十五元一本。我实在经不起那本书的诱惑,一狠心买下了那本书。买下了为的是收藏,因为在我的书柜里已有两种版本的《创业史》,而且从不借人。
买下了《创业史》,我有些不死心,就说:你能给搭本书吗?她不加思索地随手扔给了我一本书,书名叫《文化晃晃》,作者是李更。
李更何其人也?不知。他在书后有个简介,简介很短,我只记住了一句,他是非作协会员。
李更呀,李更!李更可把我害苦了。这本书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跟着李更把当前的文化现象思考了一遍,在我的脑海里激起了一串串思絮的浪花。
有时候喝高了我在思忖,我是作家吗?这个念头一闪现,马上让我羞惭得无地自容,羞惭自己怎么会有如此浅显愚昧荒唐的念头。回首细想,你有托尔斯泰那一把令人仰慕的大胡子吗?你有鲁迅犀利得像手术刀一样的目光吗?你有沈从文像魔术师一般玩弄文字的技巧吗?你有柳青能淋漓尽致地描写各种矛盾交织于一起的表现手法?你有路遥坎坷起伏的人生经历吗?思来想去,自己仅是一位文学爱好者,而且还不专业,经常贪杯中之物,腹中酒多诗少。
二
哭!一直想哭。我从峡市的一大型书店里走出来,就想找个无人之处,抱头大哭一场。
我为图书市场的萧条,为文化的衰落而哭。昔日的书店里,宾客盈门,读者捧着书本孜孜不倦急切地阅读,众人各自倾心地寻找自己心仪的书籍。遇到喜爱的书籍,像见了久别的情人,捧在手里,舍不得放下。
现如今的书店,冷清得像废弃的老宅,营业员坐在椅子上昏昏欲睡。塑料架子上堆着一摞又一摞子装饰精致的书本,书本毫无生气,没有灵魂,像书的尸体。
我的到来,驱散了营业员的迷梦,他们纷纷问我需要什么书?还有几位女营业员向我飞来秋波,弄得我心里痒痒的。我绕着书架观赏,他们紧随身后介绍,就像传销人士一样执着。
一架子又一架子的书,纸张与装祯比以前的书有了极大的改进。但是仔细一看,书本大多千人一面,比如某些文学名著类的,书本封面的颜色一律上白下蓝,书名是印刷体的黑字。书本只有薄厚不同、书名不同,别的毫无差别,就像一个窑里烧出的瓦盆,只有大小不同,式样是相似型。不用说书皮是同一个人在同一台电脑上设计出来的,封面上的图案怪得像魔鬼的面容,让人避之不及。自从人类发明了电脑,许多活是电脑干的,据说美国的波音飞机也是电脑自行设计出来的。电脑是个好东西,里面存的东西多,就连追悼会用的悼词,从电脑上都可搜出来,所以人类不必费事,只要会操作电脑就行了。如同小学的算术课,以前乘法口诀是必须会背的,现在不需要背了,拿个计算器,手指一点,结果就出来了,而且准确无误。
可怜的书本,挤在书架子上,像错过了如花似玉年龄的女郎,红颜逝去,韶华不存,风韵全无,急于找个男人嫁出去,免得被退回去,投入纸浆池中浸泡,打回原形,最终被制成卫生纸,沦落风尘。
现在的书与以前的书已不可相比。以前的书封面上印着精美的图案,那种图案让人看一眼就心动。现在的书也没有插图了,以前的书有一大批职业画插图的人,如:刘继卣、刘文西、王叔晖、罗工柳……现在没有了,偶有一幅插图也是电脑画的,画风生硬,图案怪异。
现在的新书大多包着一层塑料纸,免得被人偷窥,就像在庄稼地里盖了一层地膜,让人捉摸不透。以前因为制造业不发达,没有这层塑料纸,人们捧着书略观几段,就断定书的优劣,称心的赶紧买下。人们看几页并不妨事,就像卖苹果的,剜一块让顾客尝一下,销量不降反而上升。现在是隔布袋买猫的,买亏了自认倒霉。我曾买了本《崇祯皇帝》,看后觉得水平太差,让人反胃。
优秀的图书是有灵魂的,不管被放在那个角落,你一遇到,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把你牵去。有一次我在卢氏书店,一进店门脑子一闪,像有股力量吸引了我,我快步上前找到了一本《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这本书深深地吸引了我。且不说这本书是如何刻画人物的,就是大自然的一滴露水,一团迷雾也被作者写得十分精致。
我的书多,朋友也多,书被借去的也多,大多是有借无还,唯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从不借人。
书也是传播友谊的纽带,六十年前,我因一本《三让徐州》的连环画,结下一位朋友。六十年过去,我与朋友的交情丝毫未减,历经六十年风雨,友谊坚如磐石。
书是文化的载体,现在进书店的人少啊,珍爱书的人少啊!少得让人想哭!畅销书的标准一降再降,已从三万册,降为两万册。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发行量达千万册的盛况,已难以再现。
三
世界上,只有中华民族作为原著人,一直生活在这块热土上,数千年的文明史,留下的文化典籍浩如瀚海,繁如宝库。到了近现代,文化已从少数人掌控中普及到全民。有了全民族的参与,文化得到近一步的繁荣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世界文化的地位是傲视群雄,独树一帜,占踞着半壁江山。
和那个立国时间不长的头号强国美国一比,美国人在文化上与中国文化相比是难望其项背的。美国在世界上叫得响的文学家并不多,还不如俄罗斯呢。但是美国人善于阉割文化,搞快餐式的文化。他们甚至异想天开地建议足球比赛,每十分钟停下来,以便插播广告,只是国际足协没有听美国人的话。
打个比方,中国的文化积淀如饮食上叫得响的满汉全席,还有川、鲁、淮、湘四大菜系,哪一样端出来就倾倒天下食客。美国人在世界的品牌就是肯德基、麦当劳,还不及卢氏的十三花、十碗席呢。
中国的文化过于深厚,任何一个人想领略全貌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年钱钟书先生去清华报到,他站在学校门口,说了句豪迈的语言:我是来扫荡图书馆的!口气之大,就像宣布自己要把大海的水喝干。
浩如烟海的典籍,除了专业人士,人们只能从中精选一少部分有代表性的学习一下,于是有了《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类的精简本。这个就叫:弱水三千里,我只取一瓢饮。
到了如今,文化进一步被浓缩,被肢解扭曲,由满汉全席成了一盒快餐饭。
现在的文科教育,大多已偏离了原著。比如《庄子》,原著已无人问津,只要记住后人对《庄子》的评语,考试就可得分。文化被严重压缩、精简、扭曲,已压缩成A1、A2、A3……B1、B2、B3……C1、C2、C3……难怪现在出不了民国时期的文化大师,因为现在文科教育已严重偏离了文化的本质。
许多人在批评中小学教材,因为现在是网络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人都有了话筒,都可以发表见解,连卖葱的老头都可以点评鲁迅。我也觉得是否可以把《小猫钓鱼》《乌鸦喝水》之类白开水式的文移出语文教材,增加古诗词之类的份量。
江苏教育出版社的高林生老师说:语文教育要重积累,重感悟,要让学生多背诵,有的词语可能暂时不理解,到了一定的时期自然就了解了。比如含情脉脉这个词,当你到了如花似玉的年龄时自然就明白了,还会运用自如呢。
四
现在的人活得累,车贷、房贷压得人透不过气,还有养老、就医、入学、保健、美容耗费了人们的大量精力。人们的内心深处像小区里的停车场,拥挤得车位难求,谁还有心思坐下来看书啊。连电视里的歌星都靠露胸袒体、怪声怪叫吸引观众,何况不会搔首弄姿的书本,自然对人没有吸引力。偶尔有人找本书翻一下,就丢弃了,就像一夜情一样,过后毫无印象。
当代的人自主意识日渐增强,个人的生活就是一部书,懒得理别人的,连牙都掉了的老太太都学会拿着手机拍抖音了,谁还看书呀。
成年人不读书了,只是要求孩子们读书,市场上适合孩子读的书越来越少。像《高玉宝》之类的已被否定得体无完肤,孩子们读的大多是什么漂流记的,还有成人类的胡乱改一下让孩子们读,弄得孩子们越来越自私怪异,真正贴近社会,贴近孩子们生活类的书少之又少。
名著已无市场,像雨后春笋一样新出的书,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像被打入冷宫的嫔妃,终日以泪洗面,难有出头之日。主流的文学作品被束之高阁,穿越的、怪异的、魔幻的、盗墓的盛行于世。一些人想入非非,穿越到古代或未来,搞得一地鸡毛。
文化、文学难道离人们越来越远了吗?
从路遥写完《平凡的世界》最后一个字,把笔从窗户里扔出去,还有陈忠实写完《白鹿原》说:出版不了,就去养鸡,可见文学之路有多艰辛!
其实,人还是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次去北京旅游,坐上大巴,导游小姐为活跃气氛,不停地卖弄所学的知识,玩抢答式的小把戏,鼓动得游客像乡下浅薄的女人,踊跃参与抢答活动,小姑娘肚子里的货批发完了,车子开进了火车站。到了北京,由北京的导游接替工作。北京导游的姿色远不如县城的导游,但是人家是北京人,北京人最大的特点是牛啊!北京拉板车的叫“板爷”,光着膀子的叫“膀爷”。在北京的机关里办公桌前坐着的年轻人可能是处级干部,在县城一级的,在官场里沉浮得头发都白了,也不见得能修炼成正处级。
游到北海时,一旅客说:这哪里是海呀?就是个湖嘛!北京的导游语塞了,不知所对。我说:这不是北京人的夸张与幽默,而是……我说完了,惊得北京导游一愣一愣的,夸我有知识。
那一刻,我露脸了,众人投来赞赏的目光,老伴还送来久违的秋波,就餐时还往我的碗里夹了几筷子菜,让我受宠若惊,感觉真是好啊!
五
“毛椎子有何用?”这句话是五代时期一赳赳武夫说的,古人写字用毛笔,简称毛椎子。
文化真的像他说的没有用处吗?
纵观中国历史,统治者靠武力夺取政权后,大多偃武修文,只有文治才可开创盛世,一味过度使用武力,国祚必短。
再看世界史,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解放,必先是文化的复兴。比如欧洲,首先是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才兴起了工业革命,让欧洲实现了崛起,领先了世界。
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人特别重视先进文化的建设。毛主席曾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毛主席还主持了延安文艺坐谈会,这次坐谈会在新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这次会议的影响下,周立波、丁玲写出了《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还有赵树理、孙犁等人的系列小说。
新中国建立后,文化得到空前的繁荣,红色经典层出不穷,其代表作是:三红一创,保林青山(《红日》《红岩》《红旗谱》《创业史》《保卫延安》《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山乡巨变》)。改革开放后,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代表作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影响最大,时代感最强。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主持了文艺坐谈会,为新时期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这次会上,习近平同志提到了柳青、路遥等知名作家。
在改革已发展到高质量的今天,文化从来不是旁观者,文化决定人们的意识,丰富人的头脑,文化在促进经济发展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电影《刘三姐》火了广西的旅游业,电影《少林寺》让少林寺誉满天下,小说《平凡的世界》《白鹿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文化、文学,像空气与水一样,人们离不开。
文化晃晃,其心昭昭,道路迢迢,文化工作者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踔厉前行,才能攀登文化的新高峰。
【作者简介】:沈春亭,男,1955年出生,卢氏县官坡镇兰草人,退休教师。半生多作壁上观,老来聊发少年狂,发发烧,舞文弄墨,因胸中文墨不足,又从未经过写作培训,所以难出精品。文虽拙,情且真。兴致一上来就按捺不住,只好任性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