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后的国庆似乎格外热闹,北京中科院植物园附近有一所叫做迷笛的音乐学校,当时正在举办民间性质的音乐节。参加的摇滚乐队摇滚歌手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他们全部自费聚集迷笛,自称是中国民间摇滚的狂欢节。该节的发起,本来缘起迷笛音乐学校,该校自己举办音乐节,欢迎热爱摇滚的外界青年参与,一年一度,慢慢演变成今日之规模。我和老伴听说后也去看看什么是摇滚,那天是10月3日下午,是音乐节的最后一天。
到了那里,要走一条窄路到学校。一路上各色打扮的年轻人汇成一条彩色的河流,我们夹在中间显然属于另类。所以有学生模样的青年问我们去哪里我们说去看摇滚的时候,引得他们啧啧惊呼。于是,好像一下子拉近了两代人的距离。他们好心地告诉我们,不要拢去,声音吓人,不要到台前去,那里有些人会发狂。我们笑笑,说没关系的,我们就爱看个热闹,以前从未亲眼见过摇滚,这次不能错过机会。
学校门口,摆着兜售音乐用品和音乐磁带之类的地摊,一些穿着随便的青年坐在地上。随着人流进到校内,这时看到满操场的人。没有正式演出的秩序,非常随意。或坐或立或走动。前面的台子上拉着2003年迷笛音乐节的横幅,台子的两边搭起放音响的高架,台子上左右两边摆着汽油桶,那是用来敲击的。台上正有几个青年边弹吉他边拉长声音忽高忽低地唱着:我不快活……我不快活……呃呃呃呃……下面台前空出一块地,一群年轻人男的女的起劲的随着音乐节拍猛跳猛摔,有时会成群挤成一堆,你推我搡,真的是发狂了一般。我则拿了照相机穿在人群里找寻比较有趣的镜头。
一个小伙子的文化衫后背写着“为自由而生活……象狗”;另一个的后背是“向雷锋同志学习”……有的青年理着爆炸头,有的青年头发只留一半,象文革时期的阴阳头。平时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发型,这里随处可见。最搞笑的是两个拣破烂的,在会场里到处张望,震耳欲聋的音响对他们毫无影响,男的注意人们手上的塑料瓶,老女人低着头看地上。他们的神色与年轻人的狂欢形成巨大的反差。也许这就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写照,各人追求着各人的幸福,谁也不去干涉谁。
我注意到场子上出现的十来个老外:他们有的是三口之家,地上铺块塑料布,女的带着孩子坐地上,男的高个子,看着台上;有位金发男老外拖着一颗大白菜从老远来到会场,据说是“行为艺术”,看一路上行人的反应。他们或许是留学生也或许是使馆的什么人,这些外国朋友的出现提高了迷笛音乐节的档次,好像具有了国际色彩。
北京民间音乐学校——迷笛学校的操场,是民间迷笛音乐节会场。参加迷笛音乐节的摇滚乐队和歌手们,自费从海内外来到迷笛音乐学校。前后三天,操场的树林里睡他们自己的帐篷。条件虽简陋,但是摇滚们总算有了自己的演出会场,他们是高兴的。操场外面的草地上,搭有几个简易的彩色帐篷。里面都睡着人,夜晚可能是尽情狂欢,官方没有这样的活动,所以才有海内外摇滚爱好者齐集迷笛的壮举。我看了台上的演出,除了喊声叫声大一些,也看不出这样的演出与那些歌星的演唱会有多大区别。我怀疑中国的摇滚并不成熟,所以没有什么特点。多看一会便觉得没了兴致,不过是打击乐闹心一些。好在我没有心脏病,耳朵也还能承受得住。
可能是无法象年轻人那样投入,摇滚给我的印象一般。录像上见过崔健,那声势非同寻常。所以也曾买过崔的新摇滚碟子,偶然会听一听。毕竟亲眼见识了摇滚,我觉得这次迷笛行绝对是我回忆中的一笔重彩。啊,中国民间的摇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