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首页 | 资讯 | 聚焦 | 社会 | 法治 | 透视 | 反腐 | 咨询 | 公益 | 旅游 | 维权 | 案例 | 关注 | 说法 | 财经 | 万象 | 信息
民生 | 环保 | 安全 | 教育 | 医疗 | 保健 | 房产 | 科技 | 人物 | 网评 | 来信 | 视点 | 论坛 | 书画 | 文化 | 文史 | 访谈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5周年
网站公告:   今日天气: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 > 内容  

【随笔】四零后的历史命运

发布日期:2023-08-25  查看次数:5093 来源:兰州  作者:陈仁川

 
 
 

             

回忆,

仿佛一次次不期而至的泪,

让贴紧的灵魂充满活力。

温柔而向往未来的期待,

演绎着短暂的渐行渐远的快乐。

鲜活的、模糊的,纷纷涌到枕边——

色彩、声音、气息......

    这是仅存的一本高中三年级下学期日记(1960.1--8)。自小学起我渐渐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可惜1960年秋离家去北京上大学后,那些用大大小小的本子装载的小学至高中二年级的生活内容,经家中多次的清理已无影无踪,往昔生活的遗存——日记、修汉丹铁路时办的油印小报、作文本、第一次发表诗、文的小册子、毕业证及奖状等等都不知去向,同时逝去的是少年和青年初期的岁月。

   回头看,其实只要如实记述亲历的生活,都让人有重温和再认识历史的味道。如今,一晃到了曾经被自己视为遥遥无期的花甲之年,春节与在武汉当教师和退休的双胞弟仁江在电话上说起,只有惊异于我们竟都步入老年的无可遏制的笑声,一种难言的无奈,顿时蜂拥的无头的回忆,走过围城期的人生的沉思。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小学迎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写作文想象未来的我是怎样的人。那时,上街,连中学生都被看作距小学生很远的目标。后来上初中了,又同样如此看高中生,再后来仍然这般看大学生、看社会谋生的所有人,真不知三十、四十......以及老之将至是怎么一回事,仿佛会永远跳动在鲜活的青春里。在武汉33中高中毕业前夕,团支部根据我的建议,在武昌蛇山抱冰堂露天舞场搞了一次“二十年后在何方”的班级活动。二十年,当时以为是个天文数字,每个同学指着铺在地上的一张用粗线条画的祖国地图,猜测各自的未来,将在哪里工作、生活?最后相约二十年即1980年后到北京相会!这自然与二十年这个悠长的时间数字一样,一起让我们遗忘了或遗失了!

    当1976年10月结束一场空前的民族噩梦后,书禁打开,读了《重放的鲜花》,王蒙的小说《青春万岁》,后来又看同名电影,我都止不住落泪,这才深深地为自己无可挽回的轻易度过了的青春年华而伤感。时间在前进,无情岁月将一个人带过他的一个又一个十年,直到一生的终点;毫不留情地将一代又一代人抛向深不可测的时间黑洞。于是,我(生于1942年)也是六十岁的人了,退休后最容易做的事,大约便是“回忆”,重新倒回自己的历史隧道——一条被历史和现实决定了生存环境及构成环境的一切你所见的人和经历的生活,而统一于已去时空的人生轨迹或者生命的历程。你没有遇见雷锋、张志新、焦裕禄等等时代确立的人格标本;你无缘与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人物、决策人物共事或者恰巧相识乃至得以改变你的命运或者生命轨迹的人物;你没有经历战争、遭遇罪犯;没有卷入湿手粘面式的人事漩涡;没有被爱情、家庭烦心甚至被抛弃;你也没有进入时尚或优秀人物的生活圈,没有取得属于时代的话语权;并且你实际上从来没有特别的、特殊的人生经历......但这并不等于你不可能遇见,这一切都充满偶然性,因为一个人根本不能选择“应该如何”的环境(包括家庭、出身)和一个个具体环境中面对的人,所有客观存在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你有怎样的生活圈子,决定了你人生阅历的特点和局限。然而,环境和某个人不可能命定地塑造你的个人形象,人无法选择已经存在的环境和人群,却可以选择自己应有的品格和尊严,你只能是你这个人。

     时间残酷地将任何人和事不断地甩向昨天,历史的大风大浪即使再剧烈无边,我以为都不能淹没一个人的精神形象,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我们一定能够从过去时中辨出自己被称之为人的印迹!

    “——我是谁?!”

     这不朽的命题,正是时间永恒的疑问,更是历史对每个人精神或者灵魂的拷问!  2002.9.11 

日记回答“我是谁”

    世纪之交,开始忙乎将日记、笔记按时间整理,看一遍又一遍。从1960年——2019年总共有了33篇及后来(2021-2023)尚未在刊物发表但发到网上的多件评论随笔新作。过去的一切,只要真实记述,一定会对往事唤起某些记忆。这是个人史,多少有同时代的影子。翻开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书信日记集(共两卷),那是1840-1919之间的个人史,也是那个时代许多侧面或正面的记忆。我想中国应有一份日记体及评述的刊物或报纸,应该有专事收集一切日记的博物馆。普通人也就是平民,尤其处底层的百姓,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或者特别难忘的生活与事迹,但他们的日子实际上也都多多少少反映着所处的环境和他们的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某种状态及其变化,平民史往往更具贴近生活的魅力,那是人间烟火气息,民心民意往往蕴藏于看似平常的文字间和人世间。一个人一生不过活在几十本日记中,我的特点是纪实,记下认为以后可忆及的人、事、物,可作为写作的线索,基本未涉爱,尤其是性。尽管如此,看已有文字,还是能知道有记载以来的“我是谁”,一个具体的我,在那些年代触及的社会面和人际关系,是历史局限中我“这一个”的生活。

  《仁川日记》是主体,1960年-1965.8(其中有1957-1959的片断)是高中三年级下学期到考入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的五年多时间,毕业后分配至甘肃戏剧工作室,接着去临潭社教,1966.6回省文化局参加运动,1969年底下放武都,这些日记,特别是从下放地重返兰州后的1981--2019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感受,多少有当时个人的心态和其中反映的社会精神面貌,也许可看作是本人最后对人生的感叹吧!应该说概括了一个跨世纪的普通人生,但愿多少反映四零后关于时代和人生的感悟,给后代认识身处历史的往昔也许会有几分具体的感受吧。同时,从中也就对“我是谁?”这一貌似哲学思考题多少有个回答吧。

                                                  2021.8.25

   人越活越老,身边认识你的人越来越少,互相还能想到对方并表示关心的人更是越来越少。看到一个同学聚会仅仅只有两人了,让人觉得这就是老去的必由之路,从多到少至无,人生结束,撒了一地芳华。并且也很容易忘记一个人曾经有的闪光。我现在唯一做的是每天将所有的日记扎记,努力按时间排序,很费劲。这类事最后可能毫无意义,只是希望给儿女留下前代人的足迹和感触。也是问自己一生是怎样走过的,把散落乃至遗忘的往昔再过一遍,看自己及其所处的时代。整理平凡而琐碎的日子,让不多的闪光留在文字里。

   作为四零后一员不后悔,所有的往事都是无法重复的难忘的经历。我们不后悔,因为共和国起步和发展过程都可讲述,让儿孙及儿孙之儿孙追怀和羡慕。我们不后悔,历史一段段里程都在我们足下眼前手上脑子里,是非曲直一本账,活得明白活得自在活得真实。关于八十年代,被国人视为值得怀念的年代,那时刚刚改革开放,气象万千,人们无不希望努力补回十年浩劫造成的物质与精神损失。而且,人的思想也比较单纯、认真,一心想干事业,尤其是一代浪费了青春走进中年的知识分子,渴望工作,不计条件地为国家、人民也为自己而勤奋有效地工作。我正是1980年底从小县下放返回省城的一员。八十年代中叶,由我直接组织领导创办了全省第一张法制报——法制导报,敢于干预生活,大胆为老百姓说话,两年后司法部就选在兰州举办了全国地方法制报总编会,报社也评为系统先进。我自己主张公民应该有人格尊严有民主自由有说话的权利,极力为民说话,好在那时的领导比较开明,不大干预报社的行动。通过开研讨会及具体宣传宪法,主张宪法高于一切,必须以宪法治国。在报纸正式发行前,组织宣传了全国第一个犯人社会演出活动,影响极大。我自己也为报纸写了许多言论,杂文,抨击时弊,为公正执法呐喊。大胆展开了关于法的阶级性讨论,并应中宣部约报送了讨论总结,据知他们发在内参,送到中央。回想那个时候,政治环境比较宽松,省地领导也不那么世故,两层皮的人也还不显形。八十年代如同一个人的青春期,似乎全社会都在为了未来拼一把。

   2013年回武汉参加高中同学聚会,同时怀旧走了许多地方,找不到记忆了,一切只是愈来愈远以至消失的片断回忆。这种大格局的变迁,正是时光重新雕刻的历史。留住仅有的记忆,不知与谁说。留给我们那一代吧,那一代已经到了人生的边缘。这也是人生一种境遇,无语无泪沉淀了对人生的领悟。一切都在变,过去了的再不回头,而人的心灵精神则更加厚重。保住惆怅同时留住往昔的美好,记住应该记住的情义。我们都要学会放下,在人生苦短的晚阳余霞里感到温暖。留下记忆,没有坏处。我们儿女都在中年,等他们退休了悠闲了,看看不失为一次次回忆。况且过去几十年有许多是他们不知道的。父亲在九十岁时,写了一篇不长的回忆,我才知道抗战时父母如何辗转去了重庆。父亲正是乘了最后的客轮离开南京,逃过了鬼子屠刀。也知道了我和仁江是双胞胎,直到生出我时,接生婆才说还有一个。结果,父母手忙脚乱,因为并没有准备两个孩子的所需。奶不够,仁江由奶妈喂的。大哥说小时候,在重庆的家要翻一架山上小学。从上海逃难,是姆妈带他和二哥,二哥中途还摔了一跤,脸上留下一个疤。一路走了二三个月,1941.7才到重庆的。往往故事就在脚下身边,人是物非,有许多已经无影无踪。一切过去了都永将过去。在优美深沉的旋律中,我们并不知道究竟应该过自己的什么样的生活,各种条件环境固有的人际关系,都决定自己不知道该过怎样的生活。不得不过一天是一天罢了。只是我这人最珍惜一个情字,我们尽情而发抒,必成晚照中最美的风景。社会和人永远如此,这就是流逝中的历史。逝去的定格,沉淀记忆。一代有一代的生活,我们自己也如此,各得其所。日记是给我自己看的,最多留给儿女。日记是历史,是个人经历了的不可更改的曾经的生活,无数人的个人史就是一部时代具体的历史面貌。要清醒意识到人生的残酷性:没有人在乎你!也没有人懂你!自然也没有人代替你!最美的人生是有真心的朋友,心贴心说的,话并不需要多。真心的也是精神的也是温暖的,在远方即使不见面,相互都感觉到对方那情真意切的心跳。老了,一起灵魂相依地走着,直到有一天心安地说,你还能走,我等你。不痴呆,能自理,是最高的奋斗目标。有位想不到的女性,说从小就忘不了我的形象,当时隔几乎半个世纪后的网上联系到她心底向往的人后,在手机上诉说了只有两人世界才大胆单纯地说的爱,这种精致到只有我独自享受,永远无法书写和讲给人听。

   9.11是我们双胞胎兄弟共同的生日,一晃竟七十有八,是过去难以想象的年龄。以我沙哑之声第一次在手机上唱《友谊地久天长》、《往日时光》等仁江写:弹指岁月七七秋,轮回何须怕白头,心若年轻人难老,慢品日子乐悠悠。我随即回:七七倥偬弹指间,往事历历如眼前。白头心态尚年轻,慢品岁月味甜。                                                      2020.9.11

    然而,我的双胞胎弟弟仁江以81岁高龄参加登泰山之巅后,于2023.6.15因为新冠导致百肺达90%,抢救未果离世。悲痛之时,我更加感到留给四零后的日子不多了,我是谁?终于明白只是四零后一代的一员,虽然在大时代中如同一颗微粒,但在自己工作的几十年,也正是共和国最需要她的儿女作出奉献的时候,我这一个应该说是为国为民尽心尽力,没有任何贪腐污秽,事业上没有一丝懈怠,无私地积极地写作、宣传,为党为民发声,退休后可以堂堂正正地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新闻工作者,一生没有留下遗憾。面临最后的日子到来时,我于2020.5.22办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手续。我是谁?已经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将彻底消失而融入祖国的医学事业。

                                                   2023.7.27

    必须承认,属于四零后的时代结束了。一代接一代,人类社会就是这么走过,每一代有着不同的色彩、面貌、经历和使命,自然更有着不同的命运。每代人都会提出“我是谁”的哲理性的问题,如何回答则构成一部没有止境的充满各自人生内容的历史。正如一篇“老树根茶舍”的文章说:“站在历史角度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到生命的角度上来,每一代人都有它的生命周期。这世界永存,但属于我们这茬人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印象深刻影响巨大的那些事,那些人,只是属于我们,只属于我们这代人。就算你讲得声情并茂,也只是感动了自己,别人听来只是一个故事,没有多少感觉……除了自己回忆回忆,有谁会驻足多看一眼……”但社会和历史却在一代代人的前行中发展了,至今早已退出人生舞台的我们一代应该为此而欣慰,不必因为谢幕而伤感!“我们就是从前那群蹲在街角晒太阳的老人,好在还能偶尔睁开眼睛看看,竖起耳朵听听。已经有很多事情我们看不懂,很多声音我们听不清了。不久以后,我们就会彻底看不见,听不到,世界会将我们彻底遗忘!就像我们从未来过一样……2023.8.22、七夕

 

 

 

 
  热门·推荐    
今天,谨以此文,沉痛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8周年!
今天,谨以此文,沉痛缅怀
2024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48周年的日子今天让我们再一次...
· 今天,谨以此文,沉痛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逝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现身云南昭通
· 中国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四年近40
· 倒查30年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案件10
· 安徽一起杀人案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 七旬老娘上访二十五年为冤死儿子讨公道
  点击·排行    
辽宁省民政厅原党组书记、厅长方守义被开除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歌行体】老太骑行走天下(外一首)
人民有权监督
最高法明确国家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相关问
倒查30年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案件10
安徽一起杀人案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七旬老娘上访二十五年为冤死儿子讨公道
中国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四年近40
陕西西安市卢氏商会成立
  热门·图文    
 
倒查30年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
陕西西安市卢氏商会成立
医师法3月1日施行!我国医师队
游抱犊寨
 
  投票·调查    
你是从哪里知道本网站的?
  • 网友介绍的
  • 百度搜索的
  • Google搜索的
  • 其它搜索过来的
  • 网址输错了进来的
  • 太忙了不记得了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人员查询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中西部法制网 www.zxbfzttv.com 电子信箱:zxbfzw@126.com主管; 中国大江传媒集团 版權所有:中西部法制 不得複製或轉載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rior permittion 京ICP备17018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