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问,又到一年梨熟时。
每当我骑着电动三轮车经过田间小道时,就会嗅到梨园里散发出来的浓浓香味。香味的飘荡,意味着梨园即将开园。于是,南来的,北往的,有的是客商,有的是代办,他们坐着小车,出没于梨园,又是看梨果大小、色泽和果形,又是当面锣、对面鼓的和园主议价,一个要抬价,一个要压下,最终还是由做事活泛的代办员,和这个手捏手,同那位说说悄悄话,从中调和出一个都能接受的价格,约定几日后就来收梨。
收梨的时日一定,园主就急了,到处寻人下梨。但我们小张坞村几乎家家种梨,想从当地找个下梨人比登天还要难呢!于是村民王转运、王千年、马腾高等人便利用关系在夏县、解州、席张、董村等地设立了“下梨劳工联系处”,把那些地方愿意出来下梨的人登记造册,再将人数在本地公布。凡本地需要下梨者就来和他们联系,他们再按需分配。然后,他们再通过电话或微信通知打工者。打工者便于第二天一早,乘坐大巴车,或电动三轮车,或两轮电动车准时赶到小张坞村下梨。载人車辆,特别是大巴车,成了我们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下梨的工人刚刚解决,用人的梨主又提出了吃饭问题,因为他们没有时间“管饭”;让打工者自己解决吧,又怕误工误时。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王转运、王向阳又根据梨主的需要,搞起了“套餐送卖点”,一桌四菜20个馒头,这才解决了打工者的吃饭问题。
他们说干就干,王转运、王向阳两家人,各自进回了各种蔬菜、调料和餐具,天不亮就忙活起来了,你活面、她洗菜,相互配合,各自做着自己的手头活。如起火、动刀、启动机具,叮叮噹噹的锅碗瓢盆碰撞声,咚咚咚的切菜声,机具的运转声,炒菜的吱吱声……汇成一曲交响曲唱响在供饭点上;再瞅瞅他们的劳作,都是低着头、弯着腰、少言寡语,只是臂手不住地务弄着,动作敏捷、操作活泛,即使汗水湿透了衣衫,嘴角上也是笑意满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見证了他们的服务精神是一流的。
后来,梨园主人又提出了主食单调问题,他们又增加了油馍、酥饼、馒头、饺子、面条等,任由顾客挑选;并配制了黑米粥、豆浆、燕麦粥、小米粥等,凡顾客有求者,他们都会有求必应。
在出售梨果的日子里,从早上日出到夕阳西下,在他们送餐的摊点上,都会飘满浓浓的香味,这种香味冲满了大街,填满了小巷,也布满了梨园地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