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
首页 | 资讯 | 聚焦 | 社会 | 法治 | 透视 | 反腐 | 咨询 | 公益 | 旅游 | 维权 | 案例 | 关注 | 说法 | 财经 | 万象 | 信息
民生 | 环保 | 安全 | 教育 | 医疗 | 保健 | 房产 | 科技 | 人物 | 网评 | 来信 | 视点 | 论坛 | 书画 | 文化 | 文史 | 访谈
祝全国人民新年快乐!
网站公告:   今日天气: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说法 > 内容  

公交乘客后门上车摔倒,谁该担责?

发布日期:2025-01-13  查看次数:8038 来源:厦门中院  作者:

 
 
 
—厦门法院发布—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典型案例

办实事 正三观

公交车是大家

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

前门上车、后门下车

是普遍遵循的规则

那么

如果从后门上车被门“夹”了

谁该担责呢?

是司机?还是乘客本人呢?

一起走进今天的小夏拍案

乘客后门上车摔伤索赔案

核心价值:文明出行

  基本案情

  某日,954路公交车靠站停车后,林某某因看到前车门(上客门)排队等候的乘客较多,担心无法上车耽误行程,遂从前车门小跑至后车门(下客门)上车。

  因该站点恰好无乘客下车,驾驶员在按下关闭后车门的按钮时,林某某右脚刚好踏上公交车被车门夹住,整个身体未完全进入公交车。驾驶员发现后立即打开后车门,林某某随即摔倒在地,后自行站立。驾驶员搀扶林某某从前车门上车,等待林某某落座后方继续行驶。

  林某某于次日因右肩袖等损伤到医院手术治疗,伤情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林某某诉请某公交公司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损失共计154366.9元。

  法院判决

  厦门法院认为:林某某要求公交公司赔偿损失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林某某违反《厦门市城市公共交通车、船乘坐规定》所规定的“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的乘车规则,应认定其存在过错(重大过失),依法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公交公司的赔偿责任。

  公交车驾驶员进站停车后正常打开、关闭车门,并将主要精力用于关注乘客在前车门上车的情况,未及时发现林某某欲违规从后门上车,应属于正常情况,不存在违规操作或操作不当问题,不宜认定其存在过错。对林某某违反上下客乘车规则之行为应予以否定性评价,否则,若该行为被其他乘客效仿,将会破坏前述乘车规定和规则,可能造成公共交通乘车秩序的混乱。故判决驳回林某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典型意义

  出行文明是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构建安全、畅通、文明的交通环境,人人有责。

  近年来,因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人身损害的事件屡见不鲜,究其根源,主要是部分人规则意识、文明意识不强。

  本案中,人民法院通过厘清双方当事人对损害发生的法律责任,判决违规乘车者自行承担责任,无过错的公交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亮明了“乘车不守规则、出事自己负责”的裁判观点,弘扬了文明、和谐、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彰显了司法裁判在社会治理中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对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文明有序的社会公共交通秩序具有积极意义。

  供稿:研究室

  出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融媒体中心
 
  热门·推荐    
今天,谨以此文,沉痛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48周年!
今天,谨以此文,沉痛缅怀
2024年9月9日是毛主席逝世48周年的日子今天让我们再一次...
· 今天,谨以此文,沉痛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逝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卷羽鹈鹕现身云南昭通
· 中国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四年近40
· 倒查30年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案件10
· 安徽一起杀人案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 七旬老娘上访二十五年为冤死儿子讨公道
  点击·排行    
辽宁省民政厅原党组书记、厅长方守义被开除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歌行体】老太骑行走天下(外一首)
人民有权监督
最高法明确国家赔偿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相关问
倒查30年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案件10
安徽一起杀人案是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七旬老娘上访二十五年为冤死儿子讨公道
中国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四年近40
陕西西安市卢氏商会成立
  热门·图文    
 
倒查30年纠正违规违法“减假暂
陕西西安市卢氏商会成立
医师法3月1日施行!我国医师队
游抱犊寨
 
  投票·调查    
你是从哪里知道本网站的?
  • 网友介绍的
  • 百度搜索的
  • Google搜索的
  • 其它搜索过来的
  • 网址输错了进来的
  • 太忙了不记得了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人员查询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中西部法制网 www.zxbfzttv.com 电子信箱:zxbfzw@126.com主管; 中国大江传媒集团 版權所有:中西部法制 不得複製或轉載 reproduced in any form without the prior permittion 京ICP备170186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