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8月兰州举办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金城引起轰动。访谈演出这一世界名剧的上海芭蕾舞团,无论领队还是演职人员,都因而受到感动和鼓舞。上海舞蹈家协会理事、该团行政管理部经理何士雄先生连声说:“想不到兰州观众会这么热!”
在虹云宾馆,记者向何先生提出一个问题,面临市场经济的挑战,上海芭蕾舞团怎样适应形势并求得发展?他从本届艺术节芭蕾艺术受到欢迎说起,认为市场经济同高雅艺术绝对不会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一个社会永远存在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芭蕾这源于西欧的舞蹈艺术,在我国经数十年实践已深深扎根,有了自己的风格和一批观众。改革开放以来,芭蕾舞团的确面临许多新问题,归结起来不外乎自身经济拮据与观众人数减少的双重压力。就前一种压力,何先生1992年写过题为“芭蕾艺术家的困惑”的文章,登在上海《文汇报》头版头条,引起社会关注,上海绿地总公司主动上门表示今后每年赞助20万元、宝钢高雅艺术基金会亦拨款40万元,体现了企业家的远见卓识。何先生说,上海市领导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决定对芭蕾、交响乐、京剧、昆曲等文艺团体予以财政上的倾斜。
上海芭蕾舞团全年任务演出80场,为化解上座率降低的压力,舞团采取剧目建设和培养观众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积极推出新剧目,其中有的请外国专家执导,如这次在兰州演出的三幕幻想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方面,下功夫普及芭蕾艺术,观众也需要培养,上海已吹起“普及风”,如由芭蕾、交响乐、京剧、昆曲等文艺团体轮流举办免费专场演出,两周一次。芭蕾舞团还到大中学以及小学低收费和免费演出,由艺术总监当场介绍芭蕾知识,解析舞蹈动作,讲解欣赏方法,培养新的观众。
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何先生简要提供了一些背景材料。然后记者迅速赶往黄河剧场,8月24日是该剧第二场演出,距开场还有半小时,已呈满场之势。据知这次舞剧由俄罗斯著名芭蕾艺术家塔博尔科女士亲自执导,该剧1935年初演于莫斯科,现系1973年版本。继承古典传统又显而易见具有现代人的革新手法,有别于古典的细节芭蕾。这次演出何先生称之为浪漫芭蕾,突破时空界限,不拘泥具体的写实,大胆地把罗密欧和朱丽叶不同时空的心理、情绪组合在观众视线里,例如两人同时出现,急于表白爱情,敌对家族双方却同时扯开他们,实际是人物处于一种幻想场景。舞台装置简洁极具象征,先后换景16次,都靠灯光控制达到目的。有时甚至只用演员组成“门洞”,造成主人公从两个家族住处出入的效果,由于演员散开门洞便转瞬消失,奇妙的构景在本届艺术节剧目中也不多见。
芭蕾纯粹靠动作在音乐中塑造人物,习惯听唱、听戏的观众一般难于接受。技巧性极强的舞语,让对这一艺术缺乏欣赏力的人不易理解。然而,《罗》剧的确被兰州观众看懂了,由衷地为精彩的演出一次次报以热烈的掌声。辛丽丽、杨新华等具有惊人表现力的芭蕾艺术家,分别成功塑造了朱丽叶、罗密欧、神父、乳母、巴里斯、朱丽叶父母等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古典芭蕾通常只有两个角色,而该剧竟达十三个之多。男女主角的表演重在揭示意识流似的情感,从相识到爱至舍身求死,在不同境遇的双人舞,无一不是美的展现。《罗》剧的现代意识体现于演出的多方面,内容是古典的,芭蕾却是民族的和民间的味道。人物服饰有平民化特点又有极大的象征性,身后仅用一条长纱拖地,就代表了过去贵族的礼服。
《罗》写意和抒发感情为主的表现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芭蕾走向大众,关键要渗透现代意识。古典“洋”玩意,其典雅、优美,尽管也让人陶醉其间,但面对中国观众,仍存在如何更好地“洋为中用”的问题。上海芭蕾舞团注意了适应观众,努力实践现代表现手法,说明我国芭蕾艺术走向发展的现状,这是特别叫人兴奋的。
(附言)二十多年前的这篇报道使人仿佛又置身那个演出之夜,观众不仅理解了“不说话”的艺术语言,而且一次次热情地为“精彩”鼓掌。当时来自上海的芭蕾艺术家对大西北人的审美力无不感到惊奇并因之受到感动。然而,那毕竟是国家级艺术节,人们才有幸一饱眼福。如果,进一步思考我国艺术的现状,就不那么让人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最根本的变化应该是面临生存环境的变化,事实上已经没有人可以离开市场经济看问题。其间,被市场化冲击最多最受影响的我以为就是艺术领域。许多年来,不论何时都很难看见城市里还有当地剧团的演出,甚至剧场、电影院也一个个变成了买卖者的“殿堂”。连戏曲这样大众化的真正民族化的艺术,亦基本靠游走乡镇草台班式的生存方式,有识之士早已对其困境发出“再也留不住观众”的感叹。社会急速发展“文化快餐”,流行的就是最好的、就是最有“钱”途的。同时,高科技带来音像世界的空前繁荣,人们无须走进影院剧场便可随时看自己所想、唱自己所唱,电影几乎被人遗弃。电影人一时也找不着北,内容越来越远离现实,越来越脱离大众。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大潮波澜起伏的文艺团体及其群体,处于自生自灭或者随波逐流,许多剧团无事可干,而事业心尚存、急于扭转颓势的艺术家则苦于经费拮据不得不四处奔走。于是出现一种强烈的呼声:生产精神食粮的艺术,属于公益性事业,应该由国家买单,特别对产生精品的文艺团体和艺术家更要予以完全的支持。今天看来这“呼声”有相当道理;不过在财政卵翼下的艺术,大多积极忙于参加“评奖”和什么什么“艺术搭桥”以及“会演”之类活动,与广大群众不断产生的精神需要并没有真正有效结合。艺术的走向仍然值得探讨,现在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具体如电影、戏剧、舞蹈、音乐等等门类在产业化时代将如何实践和抉择?还是一个未知数。当年上海芭蕾艺术家遇到的至今依然是突出的问题,对市场经济、艺术发展、群众需要三者之间,的确有太多的需要思考的方方面面。社会集体记忆常常存在和沉淀于时代的艺术表现之中,艺术应该有所作为!
|